第五十八章 吴敬中该怎么演?58(1 / 2)

2002年7月1日,《潜伏》剧组全体人员,除少部分演员档期原因推迟进组外,齐聚在横店影视城大智禅寺影视基地举行开机仪式,低调邀请了《电视报》、《华国电视报》及《北平广播电视报》等电视剧领域纸媒参与报道。

一连几天时间,导演姜为亲力亲为,下场指导镜头机位、人物妆造、走位布景等现场事务。

由东阳晴雨和山影两家组合的剧组成员们在拍摄初期经历了一段磨合后渐入佳境,高效地贯彻着导演的意图。

也得益于几位话剧团出身的优秀演员和专业技能优秀的北电学生,现场拍摄进度极快,基本上一到两天就能出一集剧情。

曹昊在心里盘算着进度,对比前世66天拍完30集的进度不可谓不快。

进度加快的主要原因还是演员结构的稳定,轧戏串组的少,加上曹昊先知先觉的指导,很多卡壳的地方都能游刃有余地解决,剧组成员们也对这个低调的年轻人渐渐生出些好感与敬服。

连续一周左右的拍摄时间过去,8号周一早晨开拍前,姜为将冯恩贺叫到一边,对比着之前的成片沟通着表演节奏的问题。

“冯老师,我觉得您这个人物表情可以再丰富些。”姜为斟酌着用词,对这位一辈子都倾注心血塑造角色的演员很是客气。

“您看啊,对待余则成、李涯甚至陆桥山的态度,您都太严肃,即使在提到一些贪污腐败的私事时,也是板着脸。”

冯恩贺提出不同意见:“姜导,我认为吴敬中这个角色并不可以太松弛,他是津门站的站长,每天和特务、情报打交道,身心都是处在紧张状态中的。”

“即使是为一己私利进行的工作布置,他也没有必要给下属好脸色,而且更应该不苟言笑、树立权威。”

曹昊在一旁看着姜为张口结舌的样子,知道他颇感头痛,这个问题从开拍就存在,只是初期的几场戏介乎于背景介绍和正剧剧情之间,不影响大局。

但是最近两三天在剧本中一些对吴敬中这个人物重点着色的情节上,冯恩贺没有转过弯,一直还在用严肃剧的感觉走戏,导致人物没有生气和活力。

曹昊昨天和侯红亮交流过程中提到过国内严肃题材正剧的衰落趋势,当年举国和举各大电视台、制片厂体制下的正剧制作模式,曾经催生出许多经典神剧,如四大名著的改编,《康熙王朝》、《走向共和》等等。

这些剧作在质量内容、内涵立意上是空前绝后的,但是随着国内观影人群的年龄结构变化,严肃剧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式微的情况。

后世有名的《大明王朝1566》在豆瓣有着高达9.8的评分,基本上是华语影视作品的顶尖制作了,但是叫好不叫座,2007年首播时,收视率甚至不到0.5%。

一直到后世互联网新媒体发展成熟后,年轻受众群体的观影审美改变,对剧作内容的品质和深度有了更高要求,才让这部制作精良的神剧在众多自媒体平台上得以解除尘封。

回到《潜伏》这部后世剧王身上,它的魅力除了一般谍战剧的逻辑缜密,情节紧凑外,更重要的在于人物形象刻画的完整性和多面性,

从粗鲁的农村妇女成长成为优秀女地下党员的翠平;

狡猾精明,工于算计却又对党国事业无比愚忠的李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