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砖窑鬼火(1 / 2)

以前生活条件不好,我们乡里大都是茅草房。就是用土垒起四面墙体,然后盖上稻草,就成了人们温暖的家。周围很多那样的房子,连爷爷刚盖在农田里的房子,也是这种。

这种茅草房,又矮又小,又破又黑。

对于我这样的小孩子来说,面对爷爷盖的新房子,我每天可以从低矮的院墙爬进去,然后从当窗户的小洞钻进房子里,连钥匙都不用,熟门熟路。

前几年,乡里在四斗渠和五斗渠之间建了个砖瓦厂,开始烧红砖,先从乡政府的大楼开始,然后慢慢有好些人家都开始用红砖造新瓦房。

窑厂烧砖用土很多,把旁边挖出了深深的大坑,积了水就成了池塘。池塘里水有点深,所以温度比较低,夏天很多人就都喜欢到里面游泳。

可是不久里面接连淹死了两个小孩,一时人人惊恐,除了些胆大自认水性好的成人,已很少有小孩敢去那里游泳了。

这也是小时候的我首次接触附近有人死亡,还是有点熟识的人。

第二次遇到身边熟悉的人意外死亡,是同村的陈小二。

扎纸刘家隔壁,有小孩兄弟三个,老二和老三跟我年龄差不多,所以算从小玩到大的伙伴。

出事的时候,正是夏收时节。那时刚收了粮食,脱过粒之后,家家户户把粮食摊在打谷场上晾晒。每家画个方格,并都会留个小孩照看,以免鸟雀乱吃,或者天气变化好能及时收拾。

那时我常常连着好几天要待在打谷场上,只能无聊的坐在自家的粮食旁边,枯燥的翻着连环画。

那天,有几个小孩在场边大草堆上爬着玩,又喊又叫,开心极了。

突然间,所有的小孩开始大哭着跑回家,原来是陈小二爬上草堆时,手里拿的棍子碰到了电线,一下子就直挺挺栽下地了。

从那天之后我就再也没见过那个玩伴,人们也从不轻易提起他,陈小二好像从此从这个世上消失了。

后来我问小刘,那些没了的人,去了哪里?他说是另外一个世界,我们接触不到。但要是想他们了,可以给他们烧些纸,他们会知道的。

有一次晚上的时候,他还指着窑厂方向漂浮的幽幽火球对我说,那是去另一个世界人点的灯笼。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苏北很多还是土葬,田地里到处都是坟头。

其实解放后几十年推行火化都成默认的事了,人死了基本上首先拉去火化,不过陵园墓地还不是很普及,乡下人家都还是会把骨灰带回家,再到自家地里起个坟。

小时候我的记忆里就是,走不远就能看到个坟堆,因为坟多到太常见了,所以人们也司空见惯,不太在意。

小时候我也曾很好奇,人没了为什么家人非要给他们弄个土堆呢?意义是什么呢?好好的农田里,一个个坟堆,就像美女脸上长了些痘痘,感觉很丑。

小刘的说法是,那是亲人给他们留下的在世纪念。逢年过节,他们有个可以烧纸寄托思念的地方。

三爷的说法是,活人都有个家,在世上几十年,活动的地方。坟墓其实是死人从阳世前往阴间的过渡。

以前人死后会把尸体埋在坟里,要数十年的时间才会化为泥土。现在的人死后立马火化成灰,再埋在土里,那个坟跟普通土堆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看着吧,不用多久,就会有人开始关注这些事了。

物极必反,当这些坟占用太多农田的时候,我们国家就会出来干涉的,眼前这无数坟堆,只要上面有人一句话,马上就会成为一捧黄土。

有许多人,他们就是没有一碑一墓,但他们做过了不起的事,对我们这个国家民族有益,人们会记住他们,一代一代,中华大地就是他们的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