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心有所念人123(2 / 2)

“你说呢?”

“那就是不用了,吧……”卿辞试探道。

女子没再多说什么,双指并拢,直接从悬挂在小姑娘腰间的玉佩中取出那面水镜,收入袖口,而后起身对鹳鹤楼中的岁鱼、云彩说道:

“你们两人今夜行事,按照我岁末山山规。本该回山面壁思过去,但一个无心举动勉强算是功过相抵,下不为例。”

岁鱼先是疑惑不解,旋即心中了然,跪地认错。

“行了,你们先离开云海台。”女子凭栏远眺,负手而立。

岁鱼便领着云彩脚步匆忙离开鹳鹤楼赏景台。

卿辞双手握住栏杆,将脑袋搁在上面,靠在师父身边,一大一小一同望着明月。

“知不知道师父为什么要来襄阳?”女子问道。

卿辞白眼了一下,她又不是个傻子,天人辩论就会在眼底下的点将台上举行,景行那人能不顺路溜出学宫凑凑热闹?

“咋不知道呢,师父一定是要凑一顿那帮只会空谈的家伙。”不过卿辞话一说出口,却是另外一番样子。

女子望着明月清风,一时忘了言语。

心有所念人,无时不思量。

…………

鹳鹤楼,两白衣对坐,煮茶饮茗,相得益彰。

刘表给一袭白衣的年轻人倒上一杯茶水,感慨说道:

“你迟早会有一天,明白我为什么放弃杀你的念头,同时也会明白,我为何又要杀你。”

曹昂没搭话。

“现在你还年轻,不明白其中的代价。”刘表轻轻咳嗽一声,右手抵住嘴巴,擦去嘴边似血迹似茶叶的一抹红色,“无妨,我看不惯某些人的做派,所以会留你在襄阳城内,直到点将台那边的天人辩论结束,你再回去。”

一身宽大白袍的老人语气虽是轻描淡写,却无任何商讨的意思。

这算是被扣留下了?算了,在荆州你官最大,你说了算……曹昂忍着回怼的冲动,转移话题问道:

“鹳鹤楼背后的主人是谁?”

“岁末山,一个以刺杀发家的门派,观其气象,她们山主不久之前,应该是入了圣境。”刘表不甚在意地说道,“岁末山多是女子修士,山主号为杏之,胭脂榜上名次不低。”

以刺杀发家的门派,难道是一直刺杀我的幕后主使?山主入了圣境,而那老道士曾说幕后人修为境界已是圣品,第一次来杀我的就是一个白骨女鬼……不过女子修士入了圣品,而且在胭脂榜的名次不低,可以见一见,前提是杏之与幕后之人无关……曹昂没想到刘表真的回答了他的问题,便又顺着问道:

“以刺杀发家,不会是专门刺杀像我这种人吧?”

刘表停下手中品茗的动作,看了他一眼道:

“岁末山行事向来正派,自己想想有没有做过什么缺德事。”

那就不是了,我这人行事向来光明磊落,问心无愧……用某人的话说,吾心吾行皆为明镜……曹昂推开身前的茶水,喝不惯这又苦又涩的东西,没有半点甜味,他摘下腰间山海葫,喝了一口,缓慢调整起身体内的气息。

刘表轻轻敲了敲桌案上一枚颜色奇异的竹简,一颗金色指尖大小的丹丸出现在他手掌心中。

“山上修士结出的金丹,服食炼化此丹,或许能够跨过修士那道天大门槛。”

曹昂摇摇头道:

“明知道我不会收下,说这个作甚?”

“我有说过要送给你?”刘表将金丹放在桌案上,故意疑惑问了句,大笑说道,“我是想问你,这颗金丹送给我哪个儿子。”

曹昂嘴角微动,“为什么不自己留着?”

“知天命,逆天何难。”刘表微笑道。

没了继续待下去的兴致,曹昂打了个哈欠道:

“州牧大人有事没事,我要回去了,这一夜山一程雪一更的,见多了荆州豪门的富贵,委实心中疲惫。”

刘表沉默片刻,欲言又止,但最后却伸出臂膀,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曹昂看了一身宽大白衣的老人一眼,有些奇怪这是闹哪一出,不过没有多想,便走出小房间,独留下一位老人坐在摇曳火烛中,低首眯眼刻着竹简。

补上了最后一句,奈何明月照沟渠。

儒衫男人关上房门后,与一袭白衣年轻人走在楼道中,轻声说道:

“今夜公子留在刺史府休息可好?”

“你们州牧大人说的?”曹昂问道。

儒衫男人点点头。

曹昂想了想,也无不可,便同意去往荆州刺史府。

实际上却是不得不去。

………

登上马车,坐进车厢,曹昂环视一圈,这辆马车远比蔡瑁那辆朴素得多,内部装饰只能说得上一个素雅,如果是未见过什么世面的小户人家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这辆马车,也不会有爱惜的心思。

“蔡瑁他们呢?”曹昂随口问道。

坐在他对面一直闭目养神的儒衫男人睁开了眼,笑道:

“州牧大人另有安排。”

犹豫了一下,儒衫男人叹了口气,也罢,算是为了将来留下一条路,为了蒯氏一族留下一条生路。

儒衫男人有些愠怒,一个身份高贵的出身豪阀世家子弟,将来必然会登上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座,怎么就这么记仇?今日荆州确有待客不周之实,可你曹昂难道入城便以诚相待了?

罢了,有些人注定是谪仙人,而他蒯良只能希望未来岁月里,蒯氏年轻人不必再如此低三下四。

一挥袖子,车厢内凭空出现了一幅画卷,仙气盎然,栩栩如生,画中有一人牵白鹿而行,正是那位踏入圣境半步的老真人。

“作甚?”曹昂问道。

儒衫男人先自报家门,然后右手朝着画卷上轻轻一抹,画卷上的画面便流动了起来,仿佛他们正亲眼看着老真人是如何一步步走进了蔡氏的那家客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