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一拳73(1 / 2)

墨客,用山上修士之间的话来说,即是墨家的外门弟子。

这个身份,算是被墨家巨子承认他们和墨家有点关系,但关系究竟能有多大,那就要看什么时候能够晋身成为内门弟子了。

内门弟子有二,一为墨侠,二为墨士,墨子尚在世时,无论善战的墨侠一脉,还是善辩的墨士一脉,都没表现出任何不合的迹象,但自墨子魂归九泉后,两脉彻底势同水火,若非阴阳、纵横两家突然插手墨家“家事”,今日有无墨家还当两说。

当年墨侠墨士两脉执牛耳者反目成仇,不惜以墨家大业为代价也要做掉对方,原因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当中,真相如何,如今好像也不重要了,因为当代的墨家巨子太能打,自三代巨子后重新统合了墨家两脉,据说当代巨子踏上阴阳山,两剑砍翻了阴阳家某个辈分极大的老不死的后,墨士那一脉二话没说,改邪归正,从善如流,存着半分犹豫都是对巨子的大不敬。

只不过这群待在山巅上习惯的眼高墨士后来日子不太好过,因为当初鼎盛时号称三千墨士,被当代巨子掌控后,只剩下一百余人,剩下的三千多人,据山上流传的小道消息,都被墨家巨子一一问道又问剑,最后活者不知几人,此事当年在墨家闹得极大,墨侠一脉数位有大功于墨家的老人曾出面拦阻,结果墨家巨子甚至没说一句话,几个老头非死即伤,那道小小的身影走过他们面前时,似乎在用拳头告诉所有墨家修士,何为巨子。

有意思的是,虽然墨客不被山上修士认为是墨家门生,但无论墨家巨子,还是墨家内门弟子,待其无两样,大概一句闻道有先后罢了,山顶上眼高于天的大修士们自然不懂此理,不然怎么会传出一个修仙不修心的说法。

每名墨客初次进入墨家机关谷时,都会被赐予一柄短剑,杀人不够长,自杀倒是刚好,这柄短剑品相一般般,放在山上,路过的野狗都不会看一眼,可就是这样一柄短剑,偏成为了墨家子弟心头好,就像儒家学子独好青衫,就像道家修士喜戴巾冠。

曹昂知道这是墨家巨子给出最大诚意的“押注”了,但他仍然摇了摇头,反问了一句:

“你们墨家,会同意儒家学宫圣人带着五百学子在墨家机关谷里讲经传业?”

“五百个儒家学子由着你们墨家供吃供喝,能不能指挥得动五百儒家学子,就要看巨子大人学问学识够不够扎实了,巨子以为如何?”

重点是我曹氏不想要墨家的帮助?谁知道这份帮助,最后会不会成为刺向曹氏的尖刀?许攸之于袁绍,陈宫之于曹操,张昭之于孙权,张松之于刘璋,哪个不是心腹密臣,结果呢?

袁绍惨败于官渡,曹操濒死于衮州,孙权几亡于柴桑,刘璋心死于成都,这可不是什么以史为鉴,而是将来注定会发生的事情。

所以曹昂觉得他和这群墨家门人完全没得聊,浪费时间不说,担心自己会被人打一顿,有这功夫不如找找胭脂榜上的美人,带去铜雀台聊聊风花雪月多好。

背巨剑的徐弱又有了些笑意,不愧是能写出那些诗句的人,言语风趣得很,虽然那些个好句子自己怎么也琢磨不懂,但不妨碍句子好就是了。

花颜眸光流转,笑容难以抑制,对嘛,使劲怼去,什么巨子不巨子的,怎么敢动你这位名满天下的贵公子,可劲了折腾。

突然有人碰了碰她的手臂,花颜侧过脑袋,笑眯眯问道:

“干嘛?”

一个字,两个读法,什么意思,各怀心思。

韶香有些无奈,怎么这么好看的女子,脑袋里尽是些男女情事,不对,哪里有男人的事,一想到曾经有人瞒过法术警戒,趁夜翻上床榻,顺着她的脚心不断往上摸去,若非那夜戴着的手镯忘了摘去,不知道光着身子的自己会以何种方式失去那抹守宫砂。

韶香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实在是怕了身旁的女子,躲开身子,只以眼睛示意,控制好笑容,巨子不是看不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