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不当官想当厨子(1 / 2)

到中午时分两人一起用餐。

“你身体还没完全好,不能吃油腻的,丝瓜祛痰,豆腐清热解毒加上葱花,茭白润肺,藕滋阴通络,适合你。”安荃介绍着今天的菜。

“真是够寡淡的。”李正懿皱眉。

“吃完了饭,待会还有甜点哦。过几天,我再来弄个大荤菜。”安荃神秘地说道。

原来,安荃看到王府里时常会送来牛乳,这牛奶也是滋阴的好东西,但是却偏寒凉,于是想到了姜撞奶的做法,姜磨好了汁,再把热过的牛奶倒进去,静置一会就成了。

当李正懿吃到又辣又甜的姜撞奶,觉得很新奇,自己都没吃过的东西,安荃怎么会知道的?问及安荃,她说是医书上看到的,李正懿想了下,倒也合理。

休息了五日,李正懿回到翰林院,此时,其他官员们已经把这次科考的试卷粗略了浏览了一遍,把明显差的剔除,剩下了较好的五百多篇。

“多日来大家辛苦了,今明两日休沐,我来把这剩下的五百多篇分一下类,等后日大家一起审阅吧。”李正懿到翰林院后便对已经辛苦好多天的官员们说道。

“多谢宁王。”大家齐声说道,接着,人们慢慢散去。

宁王李正懿,端坐在书桌旁,静静地看了起来,有些士子写的真是不错,有人提议修改律法,使得女子也有机会科考做官的;有人建议加固黄河两岸防止水患并提出了具体方案;还有人提出可以分田于农,这样可以增强农民耕种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虽然有些目前尚不能实施,但是士子们能畅所欲言,说明如今朝廷还是让人们有所期待,也敢于发言,这是一个好现象。

咦,这是…?李正懿看到了一张卷子,上面写的名字是方明若,是那个人么?他写的是…确实符合他,他想提高商人的地位?从古至今,因商人重利而被儒家所不齿,其实比起商人,朝廷中人才更令人不齿呢,李正懿心想。只是因为朝廷是统治者,无人敢言说罢了。商人努力创造财富,有的甚至带富了一个地方,于朝廷是大大的功臣,其实是可以考虑给他们一个不发俸禄的官职,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在民间的声望。

这个法令不需要朝廷耗费钱财,也不会损害朝廷官员的利益,想来倒是最可以推行的,这样的话,安荃也可以替安家药铺得个虚官职,说不定到时能封个侧妃呢。不自觉地,李正懿有了私心。

两日后,翰林院参与阅卷的官员到来,按照法、工、农、商等分别细看起来,三日后,又从中筛选出了最出色的二十篇来,方明若的那一篇也在其中。按照规矩,这二十篇将呈给皇上,让他定夺前十名人选,这前十名将进入殿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