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修行体系(2)(1 / 2)

沈玄并没有反驳。

万园祥说的是事实,练气士是目前已知修行体系中速度最慢的。即便是灵觉二等的入室,想要进入筑基期也要数年打磨,且期间不能出现资源缺乏的现象,否则时间还要延长。

这也是为什么练气士体系成型已久,却始终不曾出现过一位四境元婴修士的缘故。而华夏境内另外两个体系,儒士与巫师,均出了不止一位的四境修行者,皆为华夏修行界柱石。

不过...

接过万园祥的话语,沈玄平淡开口。

“如果单单是看晋升时间的话,我练气士的确不如其他派系。但是若论战力的话,我练气士称第二,其他体系谁敢称第一!”

“练气士以吐纳之法服食灵气,又以经脉灵识控制行气脉络,施展大法术。再者,练气士所求为大道,一切的准备也只能是为了大道,因此晋升缓慢实属正常。对于练气士而言,根基极为重要,在基础境界根基越是牢靠,前方的道路也会更加平坦。若是一味寻求晋升,反而失了道心,落了下乘。”

李玄城听得有些恍惚,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练气士共有四境,练气、筑基、金丹、元婴,一境一劫。练气晋升筑基,渡清风劫。此劫寓意清风借力,送我登天,若是渡过去跨入筑基期,将增添一百寿元。”

增寿?李玄城瞳孔微缩,这是之前万园祥没有说过的话语。却被沈玄单独拿出来叙述,是不是意味着只有练气士有这个能力?

显然是看出了他心中的疑惑,沈玄朗声开口,“寿元随着境界的突破而增多,便是我练气士独有的能力。我练气士追求大道,所求天地之间逍遥,即是逍遥,又怎可被生死所困?因此,长生不死亦是大道追求的目标之一。练气士境界的每一次突破,都是生命层次的突破,都是逐渐在向长生久视这个目标靠拢。”

“清风之后,便是黄龙。一旦渡过黄龙劫,便是金丹修士了。正所谓一口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境界的修士已经开始窥视天地大道,能够解析天地法则了。对于他们而言,练气士的小法术已经不值一提,因为只要他们升起施法这个念头,法术就会顷刻形成,没有任何停滞的说法。达到这个层次,生命层次发生第二次蜕变,寿元再翻一倍,能够享受四百载岁月变迁!”

四百年!

李玄城暗自吸了一口凉气。这种巨大时间维度通常都是用来总结历史朝代的存续的,想不到一个人,不,这种层次也许都不能用人来形容了,想不到一个修士竟然能历经朝代的更迭。若是那时就有练气士的话,放现在就是活着的史书啊。

“黄龙之后,则是神通。这个劫难只有只言片语的解读,根本没有任何修士有把握或者说是有信心能够渡过去。我们对于元婴期唯一的了解便是,这个境界在古代也称为大神通者,或者称为地仙,达到这个级别的修士,典籍上明确记载的寿元下限是八百年。”

下限八百年?李玄城立刻察觉到了这段描述的不正常。之前沈玄的解说中明确点出了筑基金丹修士的寿元,很是笃定,为何到了元婴期,反而之给出了一个下限?是元婴期的特殊,还是典籍记载的不详?

李玄城没有多想,将自己的疑惑提炼出来,询问沈玄。

沈玄摇了摇头,继而说道,“我第一次看相关的典籍之时,也有困惑。但是师长并未作出解释,只是告诉我,等我到了更高的境界,自然就知晓了,提前知晓反而平添了许多烦恼。”

版本还未迭代?李玄城心中腹诽了一句,不过已是极为满足。他已经知晓了华夏三个体系的所有境界名称,且知道了华夏境内儒士和巫师皆有四境修行者,唯有练气士只有三境修行者,这是极为重要的线索。它能够帮助自己区分强者,别到时候一个不小心因为左脚踏入某个强者的自留地而被迫开除球籍了。

想完这一茬后,李玄城感觉有些不对劲。沈玄一直在说练气士渡劫与寿元的事情,全然没有提练气士的能力。

这,很不合理!

王婆卖瓜尚且自卖自夸呢。难道说练气士除了活的长一点外,就没其他能力了?

李玄城不假思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