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没有剧本的《亮剑》(1 / 2)

为什么第一部电视剧选择《亮剑》,言词经过了深思熟虑。

首先,如今的社会,中老年群体才是看电视的主流,而抗战片不仅深受他们喜爱,还很容易过审。

那些“裤裆藏雷”的抗战片都能看的津津有味的中老年观众群体,两相对比之下,言词不信《亮剑》征服不了他们。

当然,拍一部电视剧可不是有一个好剧本就能成功的事情。

实际上,相同的剧本,你让一个不入流的导演和一个著名导演来拍,会有明显的效果差距。

一部电视剧,除了剧本,演员、镜头语言、配乐和剪辑等同样重要。

比如,你让小鲜肉去演《大明王朝》这类好片子,他演不出来。

他没有那个能力。

好在前世六年博士生涯,言词啥也没干,光研究经典影视音乐作品来着。

不仅研究作品,还研究作者——研究他们如何创作一部经典作品。

不同的导演有着不同的风格,比如小樱花黑泽民的风格就影响了不少导演。

所以,对于当一名导演需要的理论知识,言词有着十分充足的准备。

在渔火的行政大楼外找了个清净的咖啡厅坐下——言词不想去渔火的会议室,那里的女员工太肤浅,只会盯着他貌若白古的脸庞,看不到他纯净的灵魂。

点了一杯蓝山咖啡,尝了一口不好喝后,就没再动。

店内生意可能是因为正在上班时间,没什么人,环境安静。

打开电脑,连上网络,言词便开始写《亮剑》的大纲。

他打算根据那些影评人吹毛求疵的剖析,优化一下细节,至少把前世亮剑拍摄过程中的穿帮镜头避免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绩将会更加优秀!

海文星虽说更自由一些,新拍一部电视剧也是要在广电总局备案的,需要简介和大纲。

所以言词先给春叔,或者叫春爷,打了个电话。

春爷,年过半百的岁数,当爷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还有个很诗意的名字——莫惊春。

前几年将近五十岁的春爷,在圈子里属于郁郁不得志的那一类人。

打拼多年也没打拼出个名堂,也拍过一些小成本的片子,但更多的是混迹于各个剧组当个选角导演啥的,有时连选角导演都当不上。

前年李婉刚升为魔都电视台副台长,便找到了他,投资他拍了一部古装电视剧。

正好赶上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风口,结果大火,让莫惊春可谓是春风得意了一把,圈内也有了些地位。

接到言词的电话后,春爷立刻就行动起来。

他对李婉也是充满了感激,恩人之子请求帮忙,怎么能怠慢?

一边让助理联系安排幕后、摄影师、灯光师、美术师等这些剧组必不可少的成员。

另一边又联系了自己熟络的生活制片。

对于一个剧组而言,一个优秀的生活制片是相当重要的,除了省钱——这个对于大富婆李婉的崽好像不是太重要。

但更多的是能给剧组免除很多麻烦。

次日晚上,莫惊春下班后,便带着选好的剧组名单,找到了正在烧烤店撸串的言词。

他是个急性子,过去坐下,直接就开口问道:“小词这是也想当导演?”

“春爷吃肉,我们吃完再说。”

言词递给莫惊春一串腰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