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卢往事(1 / 1)

这点从安禄山造反前夕为了稳固大后方,派遣了亲信平卢节度留后的吕知晦去杀了安东副大都护马灵察,虽然之后是由他的亲信吕知晦这人担任平卢节度使,但是却依旧没有稳固住后方,天宝十五载,也就是安禄山起兵造反的第二年公元756年,平卢军左骁卫将军刘客奴袭杀了这个吕知晦,宣布平卢军归顺朝廷,这时唐廷就任命他为平卢节度使,后面这个刘客奴被率军袭来的史思明所败,之后他就被安东都护王玄志鸠杀掉了。而这时安禄山再次任命自己的心腹大将徐归道为平卢节度使,留守范阳,但是很快就被之前的安东都护王玄志和平卢将候希逸率精兵袭杀,于是这时的平卢节度使就成了王玄志,等到了乾元元年,王玄志病逝之后,这个平卢节度使的位置就被共同推举的候希逸所占据,之后叛军大将向润客、李怀仙等人皆被这个候希逸屡次击败。

可以说平卢镇,这个安禄山任职节度使最长的军镇一直都没有被这个胡人所掌控。

那么自己就算在里面干浑水摸鱼、拉帮结派这些事情,只要足够小心足够隐蔽,恐怕安禄山这个胡人胖子节度使也找不到借口根本无从插手,只要自己在平卢军镇之中掌控住真正的军心,这样安禄山这个胡人就成了平卢之中外姓,换另一句话就是说他被自己给架空了。

其实,安禄山说是三镇节度使,但是也只是听听而已,细究下去并不是太可怕,首先平卢军镇之中就有很多不服他的将校,就像上面所说那样,这个胡人根本就无法掌控平卢大部军队。河东军镇也同样如此,他是在公元751年,即天宝十四载成为河东节度使的,但是起兵造反却是在公元755年,短短4年时间能掌控住什么?简直可以说是是几乎一点都没有控制,毕竟前有时任户部侍郎吉温为河东节度副使,并知节度营田及管内采访监察留后事,也就是说安禄山当时只是名义上的节制河东,但实际控制河东的却是这名吉温,虽然吉温之后不久就因丁忧而停职,但是这之后的河东节度副使杨光翙却是杨国忠的心腹之人,而且同样需要知道的是太原可是李唐的龙兴之地,可以说是忠于唐朝的核心力量,安禄山自然天然和河东各路兵马也不对付。最后起兵之时,整个河东近6万多军马,也就只有大同近万人听从安禄山的命令,而河东战略要地更是一个都没有控制住。

可以说真正听从于安禄山的还是范阳镇的那近十万军马,不过恐怕也和河北向来和代表关中的李唐很不对付有很多的关系,毕竟双方之间的仇怨不说在西魏、东魏时结下的仇怨,就是李唐一朝,河北的窦建德就是被太宗所擒获之后被斩首,但是王世充却被李渊给释放,如此区别对待自然让河北军民愤慨不已,于是再次起兵造反,但是在太宗李世民的军事能力下,很快领头的刘黑闼就被活抓斩首,之后至太宗之后直到玄宗一朝,整个河北百姓都承受着极其可怕的赋税重担,自然对李唐没有一丝的感情。而且还要知道范阳镇可还有五姓七望之中的范阳卢在背地推波助澜,自然是很坚定的要跟着安禄山一起造反。

综合以上分析,跟着安禄山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等积蓄好力量之后,到时直接反正等候再起或者继续打下去建立一个新朝也不是没可能得事情!

安史之乱当真是打断了盛唐的脊梁,之后近百年的武人专横跋扈、厮杀不断,可以说让后面的宋朝给纠正过度,从此一个懦弱无能、民风不烈的朝代就这样建立起来,由此带来了很大的后果,曾经在唐朝、五代之时不过是经验包的契丹、奚人、西夏就这般成了不可战胜的强敌,当真是不可思议!

而自己在结束安史之乱,在唐朝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一个依旧强大无匹的帝国总好过接下来整个民族过着数百年的动荡与屈辱的日子,纳贡、献女甚至是靖康耻,这是在盛唐之时恐怕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虽说太宗那时和突厥确实签订了个渭水之盟,但是过了短短几年功夫,突厥还不是被打的跪地屈服,而他们的可汗颉利最终被称为“长安舞王”,但是后面的宋朝又是怎么干的,一个屈辱的澶渊之盟竟然让当时的皇帝去封禅!当真是个离谱的朝代、一群离谱的君臣。

这般的想过之后,大致知晓历史走向的龙石也就只好去上安禄山的贼船了,要是为了害怕影响历史的走向,那就不要将自己给穿越过来,既然都穿越了,谁还会在意这么做会不会去影响到接下来的历史?就算实在不行的话,那自己最多就把它当成平行空间就行。

……

就这样,龙石就成了这名去平卢就职的从六品上振威校尉洛铁的亲兵,然后跟着他踏上了去往前途未知的平卢军镇。

从六品上的振威校尉是一种武散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毕竟是在唐朝军队官职九品十六阶中位列第十阶。不过,问题是这个人的名字洛铁自己当真是听都没听说过,想必也只是历史长河之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细尘吧!

不会是在被安禄山起兵之时斩杀的那批忠于大唐的那批将校之中吧?要是这样,自己岂不是以后可能得和对方刀兵相向?说实话,这确实不是龙石所希望的,毕竟对方也算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贵人与为数不多真心对待自己的人,确实是有恩与自己,不然自己现在还在忍饥挨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在阴暗的角落之中。

平卢军镇位于幽州之地,开元之时初设,治所设在在营州,也就是后世的辽宁朝阳市。那东北入冬之后得有多冷,这点自己还是知道的,毕竟以前也在东北旅游过几次,虽说在唐朝这时,此刻正处于温暖期,但是那幽燕之地从古至今也算是苦寒之地,自己心里还得做好吃苦的准备才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