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生变故24(1 / 2)

终于,铁木真在母亲诃额伦多年战战兢兢的照顾之下终于长大成人,到了该成家的年纪。

顺理成章,铁木真应与之前12岁时便许下婚约的孛儿贴完成大婚之礼。一切都看起来充满希望,铁木真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无力保护母亲的小男孩,从这一刻起,铁木真立志要将家族重振旗鼓,完成父亲也速该一辈子的遗愿。

1180年,对于年轻的铁木真来说,原本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年仅19岁的他,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兴高采烈地迎娶了自己心爱的新娘孛儿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然而,命运却给了他一个残酷的打击。

那一天,阳光透过白色的毡帐,将整个部落照得金光闪闪,群群马匹在草原上嘶鸣,好像也在为这对恋人加持。

铁木真身着精致的蒙古袍,寄托着对新婚生活的期待。孛儿帖身披红色的盛装,与铁木真相得益彰,整个部落欢歌笑语,这本应是两人最幸福的时刻。

蒙古族婚礼是一个充满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盛大庆典。从订婚开始,男女双方家庭便通过媒人进行多次往来,以白糖、茶叶等物品作为说合的礼物,经过数次交流后确定婚事。一旦确定婚期,男方会向女方送多次酒,若女方全部收下喝掉,则婚事便确定下来。

婚礼当天,男方组成迎亲队伍,包括新郎、伴郎、媒人、主婚人、亲友等,一路欢声笑语前往女方家。到达后,新郎要参与敬神仪式,向神佛点香、敬酒、磕头。之后,新郎会被介绍给岳父岳母及其尊长,并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宴席。

在蒙古族婚礼中,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例如,男方要送“碰门羊”和其他礼物给女方,新郎和伴郎要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和长亲敬酒,行跪拜礼。晚上会举行羊五叉宴席,新郎新娘要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进入蒙古包后,他们要先拜佛祭灶,再拜见父母和亲友。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和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

此外,蒙古族婚礼还有许多有趣的环节,如掰羊脖和穿袖口。掰羊脖是试新郎力气大小的仪式,而穿袖口则是所有姑娘紧紧相拥一起,表达姐妹间难分难舍之情。(现在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草原上的鄂尔多斯婚礼,就是一种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的婚礼表演形式,它不仅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更是一次文化艺术的盛宴,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一看)

就在大婚典礼刚刚结束,喜庆的氛围还未完全散去之时,蔑儿乞惕部突然发动了对铁木真部落的进攻。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铁木真手下们措手不及,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马蹄声嘶叫声震天动地,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被眼前一幕惊呆了,她不禁喃喃自语道:“该来的,总会来的……”

原来,诃额仑也是也速该在出征途中抢来的妻子。

在当时的蒙古草原上流行着抢亲习俗,因为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们认为近亲结婚对于生育子女不好。于是,他们便习惯性的从别的部落抢夺女子结婚。诃额仑便是蔑儿乞人从弘吉剌部提亲娶回来的,也速该把她抢回来做了自己的老婆,但此举却激起了乞颜部与蔑儿乞惕部的仇恨。

诃额仑长得很是美丽,是弘吉剌部数一数二的大美女,当时的弘吉剌部正是蒙古高原盛产美女的部落。诃额仑不光长相美丽,其人也特别的能吃苦耐劳,是个不可多得的贤惠妻子,也速该能抢回来她,算是其福气了。

诃额仑不知道的是,她身上这些美好的蒙古人的品质,正在无形中影响着他的大儿子铁木真,对铁木真的影响最为深刻,铁木真在后来成功之后也说过,他的母亲诃额仑对他性格的养成和事业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急之下,铁木真只得携母亲诃额伦和妻子孛儿帖出逃转移阵地。当脱黑脱阿等率领蔑儿乞惕部前来攻击时,铁木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与其弟别里古台,以及忠诚的“那可儿”博尔术、兀良哈人者勒蔑,共同护送诃额仑进驻不儿罕山以躲避敌人的锋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