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后自立(2 / 2)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因为一旦鹰受到惊吓或过度疲惫,可能会导致其死亡。只有通过熬鹰的过程,才能让鹰变得驯服、听从指挥,从而成为主人信赖的伙伴。

在熬鹰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与黄鹰进行交流和互动,让黄鹰逐渐熟悉自己的气味和声音,从而建立起一种信任和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后,黄鹰就会更加听从主人的指挥,成为主人的得力助手。

孛端察儿把黄鹰带进房内后,把它放在一条粗麻绳上,自己找个小板凳坐下,并把清水和牛肉放在黄鹰面前。

渐渐地,站在麻绳上的黄鹰开始晃晃悠悠,根本无法休息,孛端察儿还时不时“摇鹰”,并且模拟各种野兽的嚎叫声,不断制造压迫感,让忍饥挨饿的黄鹰逐渐失去斗志。几天后,黄鹰的精神变得极度萎靡,变得可怜兮兮,脾气也一点一点的消磨殆尽。

7天后,当满眼通红、疲惫不堪的孛端察儿手驾着同样疲惫的黄鹰出来时,这只鹰也终于成为了他打猎的好帮手。

熬鹰是一个艰难且需要极大耐心的过程,而成功则意味着他获得了一只忠诚且听从指挥的猎鹰伙伴。熬鹰成功后,孛端察儿与黄鹰在补充了食物后,开始了与黄鹰更深入的互动和训练。

他一边四处寻找可以食用的食物,一边继续培养自己与黄鹰的默契度,让它能够准确地捕捉猎物。

这只黄鹰被他驯服后,成为在他手臂上的驯鹰,为他猎取兔禽来做食物。一旦没了食物就给补上,好像老天有眼在帮助他一样。

同时,他也更加珍惜与黄鹰之间的默契和信任,因为这是他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后获得的宝贵成果。

成功熬鹰的经历让孛端察儿变得更加自信,也更有决心面对未来生活中的挑战。他感到自己的生存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体验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总的来说,孛端察儿熬鹰成功后,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满足和自豪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成功地驯服了一只猎鹰,更是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和毅力。

而蒙古族“熬鹰术”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技术,如今已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驯化的鹰在成年后会被放归野外,让它们在野外繁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