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机偷袭41(1 / 2)

克烈的灭亡对乃蛮部统治者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在宋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1204年),自视甚高的乃蛮部首领太阳汗,因看到克烈部的覆灭,认为蒙古此时正处于虚弱期,因此决定趁机出兵攻打,意图一举拿下蒙古。

太阳汗不仅积极准备军事行动,还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联合其他部落共同对抗蒙古。他派遣使者前往漠南的汪古部,希望能得到这个部落的支持。

使者见到后说:“尊敬的首领,我代表伟大的乃蛮部落,以及我们英明的领袖太阳汗,向您献上最诚挚的问候。我们深知汪古部在草原上的威名与实力,因此特地前来寻求您的宝贵意见与支持。

如今,铁木真的势力日益扩张,对我们草原各部落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维护我们的共同利益,抵抗这外来的侵扰,太阳汗陛下决定团结所有有志之士,共同应对这一挑战。我们乃蛮部落愿与汪古部结成坚不可摧的联盟,携手并进,共同抵御铁木真的侵略。我们相信,在您的英明领导下,汪古部定能成为我们联盟中的中流砥柱。”

然而,汪古部并未如太阳汗所愿,反而将乃蛮的使者及其情报转交给了铁木真。他们派遣使者向铁木真传达这一消息,并表达他们对与铁木真结盟的意愿或对他实力的认可。

“尊敬的大汗,我们汪古部得知乃蛮部落正积极准备军事行动,并试图联合其他部落对抗您。然而,我们深知您的英明与实力,以及您为草原带来的和平与繁荣。因此,我们决定不再与太阳汗结盟,而是选择将乃蛮部落的使者及其重要情报转交给您。我们相信,在您的领导下,草原将会更加和平稳定。我们汪古部愿意与您结为坚定的盟友,共同维护草原的安宁。”

这一举动对铁木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情报来源,使他得以提前了解乃蛮部的动向和计划。铁木真凭借这一情报,得以迅速调整战略,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

在得知乃蛮部的动向和汪古部的态度后,铁木真迅速决策,将军马集中在哈拉哈河旁,按照千户、百户、十户进行统一编组,这样的组织方式不仅提高了军队的作战效率,也加强了军队的管理和指挥。同时,他委派各级那颜担任领导职务,这些那颜都是忠诚且有能力的人才,他们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完成军队编组和组建护卫军后,铁木真率军逆克鲁伦河西进,布阵于萨里川。这个地理位置的选择非常关键,它位于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两河上游之间,是乃蛮部进攻的必经之路。铁木真在此布阵,既可以有效地阻止乃蛮部的进攻,又可以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防御和反击。

随着前锋部队的胜利,铁木真的大军也紧随其后,展开了全面进攻。他们势如破竹,一路向前推进,很快就将乃蛮部逼到了绝境。

这一天,铁木真率领的蒙古大军与乃蛮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太阳高悬在天空,双方士兵的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场画卷。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铁木真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和蒙古大军的勇猛,逐渐占据了上风。

太阳汗除率乃蛮本部军外,又收罗了包括札木合在内的蒙古和克烈败散的贵族,同时还得到了蔑儿乞和斡亦刺部的兵力支持。从表面上看,他的军队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然而,这种联合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这些军队成分复杂,各部之间原本就存在矛盾和纷争,很难形成统一的战斗力。札木合等蒙古、克烈败散的贵族,虽然暂时归附于太阳汗,但他们的忠诚度和战斗力都大打折扣。而蔑儿乞和斡亦刺部虽然领兵来助,但他们的目的和动机并不明确,很难保证在战斗中会全力以赴。

同时,太阳汗的军队军纪涣散,缺乏严格的纪律和训练,这使得军队在战斗中很难保持统一的行动和协调,大大降低了战斗力。

最后,太阳汗本人懦弱无能,缺乏领袖魅力和军事才能。他无法有效地指挥和调度军队,也无法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使得他的军队在战斗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取得胜利。

当乃蛮军进至鄂尔浑河之东的纳忽昆山时,蒙古军亦及时赶到,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在纳忽昆山的山脚下,太阳汗与他的部将们聚集在一起,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远方铁木真的蒙古军队上。

太阳汗目光锐利,远望之下,他注意到了铁木真骑兵的战马显得较为瘦弱。于是,他向手下表达了自己的观察:“你们注意看没有,铁木真骑兵的战马都非常瘦!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先向后撤退,然后找个比较有利的地点,一举将铁木真消灭!”并提议采取撤退策略,寻找有利地点一举消灭铁木真。

然而,他的部将对此提出了异议。那名部将声音坚定地说:“我最尊敬的太阳汗,您父亲在带领我们作战时,总是勇往直前,从未因困难而退缩。他的英勇和决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现在因为看到铁木真骑兵战马瘦弱就选择撤退,那么我们将失去作为战士的尊严和勇气。战争中的胜利并非只取决于战马的强弱,更多的是依赖于我们战士的勇气和智慧。我们应该迎难而上,用我们的勇气和智慧去战胜敌人,而不是选择逃避。现在,您当家作主,见着敌人就要跑,这与您的称呼不太配吧。如果这样胆小怕事,倒不如叫您老婆来对付铁木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