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弃安陆转进(1 / 2)

明玉珍本来预备了万千劝说的语言都没用上。不由得感慨收服将领和追女人没什么两样。

前期兵马钱粮喂饱了,后期展露一下真诚就俘获对方的真心。

一桌简陋的饭菜让四人吃得如同山珍海味一般尽兴。

明玉珍新带来的士卒在俞君正眼里都还需要操练。而眼下的安陆战场就是最佳的操练场所。

任由俞君正去折腾士卒,明玉珍先将俞君正所部的老营分批送往洞庭湖上,以备着到时要突然放弃安陆城而拖累行军。

再就是需要认真思考当下是否存在打败元朝的四川军团而占据原来孟海马的地盘的可能性。

思考了十余日,明玉珍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不存在这种可能,整体还是按照着历史的本来方向发展。

最主要的一条是明昭传来的消息不是粮食不够,而是士卒的招募出了问题。

中兴路的反复易手过去后,截止到当前都算得上是安定的。

再加上青黄不接的时间也已经过去。

还叠加人口减少导致人均资源相对增多的因素。

所以前来沔阳府投军的人大为减少。

其实还有一个明玉珍没考虑到的因素。他在潜江打游击,逃跑的士卒大多都是跑回中兴府的老家了。

人家只是出来混口饭吃,并不是出来拼命的。所以一旦有了机会就果断跑了。

即使安陆这边再能打,只要无论胜败都损失数百人,那终将会无兵可用。

而元朝是个认死理的,徐寿辉敢称帝,肯定会调集各路兵马来干他。

也就是说这个靶子不被打掉,根本不用指望元军会自主撤退。

归根到底对比的是江汉这一片的资源有没有对抗得过元朝手里的资源。

无论怎么算都不可能。

那就不如让元朝把徐宋撵去打游击,自以为灭了徐寿辉后自然会放松对江汉地区的关注。

那么明玉珍的强运就会出现。

不过眼下还是尽量坚持到八月秋收。自己手里握着一个沔阳府,一个潜江县,一个监利县,一个华容县、半个巴陵县,只要能拿走一半产量,养个五万军民应该还是足够。

转眼六月都过了,沔阳府丰收了一大批麦子。

麾下的新附士卒也都到这安陆经受过战场的初步检验。

除掉各种损失的士卒之后,不算洞庭湖的士卒,如今共有二万二千余人。

也就说在安陆的正面战场还有一万两千余人,潜江侧面战场三千余人,余下的大部分在监利方向,沔阳府反而不足千人。

按照历史上看,安陆在五月就已经丢失,然后不久武昌丢失,沔阳可能因为不太重要还丢失得晚一些,最后是在十二月丢了国都。

如今士卒充足,后方粮食也充足,只要把粮食运上来,守到八月不成问题。

结果比粮食先来的是沔阳府送来的坏消息。

倪文俊遣陈友谅镇守沔阳府,不过给明玉珍的夺取安陆的功劳加封了一个参知政事的文官头衔。

明玉珍一边遣人去向陈友谅道贺,顺便询问收了秋粮能否支援一二,一边心里骂娘这倪文俊当真是翻脸无情。

结果倪文俊就是看中了沔阳的粮食才从夹袋中取了他认为更可靠的人来镇守沔阳。

不过倪文俊这时机抓得很好,自己丢了沔阳府的秋粮,更不敢再丢了潜江和监利的秋粮。

终于到了八月底,稻谷日渐变得金黄。江汉大地上都是丰收的场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