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抵达宜都城62(1 / 2)

战后召集千总以上的将领开军事总结会议,一致这次的伤亡主要还是对方的火炮造成的。

再就是元军存了死志,城墙上又比较狭窄,两边各有两门火炮就能把进攻方给压制住。

再就是在城头进攻的初始阶段打得不够凶狠,竟然让元军还打出了第二轮炮击。

听了黄龙的总结与反思,明玉珍明示今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要么就把自己的火炮也运上去以炮对炮,要么就围而不打。

这伙兵力和装备都不如自己的元军竟然给自己造成了七、八百的伤亡。

关键这么大的损失还只是得了一个穷县城。

那城内的富豪就不要怪自己心狠手辣,城内富裕人家全部被抄没财产,人员全部迁移到渔洋关充实人口。

枝江城内人口瞬间少了一半。由此可以推测这个所谓的富裕人间的要求有多低。

其实还有个原因枝江算是个商业城市,富裕的人也不在少数。

因为枝江乃是水陆要冲,除了濒临长江,还是南北连接的连接的交通要道。

自北面荆门州的当阳而来,经过中兴路的枝江可以南下灃州路的石门。

整个途中都有驿铺连接。每个驿铺一般有铺兵五人,骡马若干。

元朝的驿铺制度在当时的时代很先进,后世的明、清都是在此之上完善的。

在元朝的时候,驿铺称为站赤,站赤有马、车、牛、驴、船、狗、轿等多种方式,马匹是最主要的,牛、车、船也为数不少。

驿铺设置的原则就是两地之间正好是一天的路程。确保走一天能从上一个驿铺在下午的时候能到达下一个驿铺。

两个驿铺之间的距离,马驿是六十到八十里,水驿是一百到一百二十里。

元朝还有急递铺,宋时称为急脚递。元代规定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里,则设一铺。

经过急递铺传送消息,一昼夜可以传递三百里。

之前明玉珍控制的地盘小,传递消息派个人走路、乘船或者骑马就搞定了。

现在地盘稳固下来再次看到驿铺便知道也要花心思继承发扬才行。

没有电话、电报,只有这驿铺才能稳定的传递消息,顺便还能运送物资。

南来北往的货物的运输在这个水陆要道因为这两日的战斗而暂时陷入停滞。

尽管不少船只已经转道东面的松滋或者是改销他处,然而城外的沙洲边还是聚集了不少大小商船。

城内的贫民也都趁着战争结束争相抢着去搬运货物挣钱买米吃。

明玉珍派随行的掌管军需的官员也去择其要紧物资全部吃下来。

在城中得了交钞、金银若干,都拿去换成食盐、布匹、粮食、铜、铁、皮毛、药材更合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