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粮票发行下50(1 / 2)

“哈哈。戴丞发现问题没?不论交钞还是粮票都不过是一张纸。它值多少是需要有东西抵押的。你再想想这粮票是否做得?”

戴寿告罪:“主公英明,宽恕臣无知之罪。以稻谷为抵押,这粮票做得。”

“我们的士卒对元帅府还是有信任的,告诉他们凭借这个粮票可以在各个县的粮库兑换稻谷。十石、一石、一斗、一升的粮票都能兑换足额的稻谷。”

“遵命。官吏也可以用这个发放俸禄。”

“转变得很快嘛。坊市之中,也开始接收粮票抵税。这让时间久了,自然就可以通行天下。”

“主公,若是有人恶意挤兑应当如何。”

“戴丞多去查阅元廷的钞法,多多借鉴。”明玉珍想了下还是做了正面回答,“寻常五口之家,一年口粮不过十余石,那么百石之下随时兑换。百石之上需要预约。”

明从政:“那贩粮商贾会不会以此谋利?”

“什么意思?具体说说。”

“假如一个四川行省的商贾贩盐来常德得了若干粮票。那他就可以省去不少运费在松滋把粮票换成粮食运回四川行省。”

这倒是自己疏忽的地方,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并非天然是金银。

金银贵而便于运送,粮食贱却不便于运送。

“那兑换的额度降低,三月之内一户只能在一仓库只能兑换一石稻谷;将士之家能兑两石稻谷。”

虽然还是免不了有人以此牟利,但是总算是个折中的法子。

“你们觉得如何?”

易南一道:“确实好很多。”

“那就好。既然田赋归从政管理,这粮票的事情你就先经办起来。”

“臣遵命。”

“看来还是要集思才能广益。遇到问题找人商议,请教。需要的人、财、物,戴丞大力支持下。”

“主公,臣正真不知道把能印制伪元交钞的一干人等做何分派,这下全部交给明经历就行了。”

明从政谢过戴寿,又问:“主公,那印制多少粮票呢?”

“前期一定要慎重。以现有库存稻谷的一半为额度。”

“主公,是否可以让农户以粮票抵田赋呢?”

“可以。那对各地粮仓库存的监管一定要严。谨防出现火龙烧仓这样的恶劣事情,但凡出现火龙烧仓这类事情,仓库所有官吏都是死罪,家产抄没,还罪及家人。”

火龙烧仓的把戏在二十一世纪都还在世界各地时有出现。

在这缺少监管的时代发生的概率更大,除了严刑峻法让他们做到有命贪无命花。

“主公,若是仓库真是意外失火呢?”

“一点都不能仁慈。若是损失的粮食能补回来,可以从轻发落,并调离岗位。只要防火措施做得好,是可以避免的。你既然有这份仁心,那就多想办法,多倾听仓监、库吏、仓卒的建议。”

明从政心想也只能如此。若是这些人都不把自己性命当回事,也就只能怪自己。

“主公英明。”

明玉珍突然想到商社的事情,对着戴寿问:“商社办得如何了?”

“回主公,在松滋等县的城内已经开办起来了,灃州路和常德路正在着手。目前经营的货品都是本地能出产或者急需的,诸如粮食,布匹,铁器,食盐。”

“从明年起,禁止境内私盐的贩卖。境外商人只能卖给商社,要么就不卖。铁器允许百姓自己打制,但是铁需要从商社购买。”

“属下也正有此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