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营销策略36(1 / 2)

“这个故事的情节很老套,”海涅曼点评,“但人物的转变非常生动。尤其是女主角几次的心里变化,非常的吸引人。这一点肯定能打动读者的。”

没想到海涅曼不过翻阅一遍,就像对这本书已了如指掌一般。夏恩怔了怔,道:“很准确的看法,海涅曼先生。”

海涅曼没有理会夏恩的吹捧,十指交扣,认真地望着夏恩,问:“你对清国了解多少,夏恩先生?”

“清国?”夏恩眉头动了动,“怎么?”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卖点,”

海涅曼回答,“最近亨利·斯坦利正在伦敦参加各个上流社会的宴会和沙龙。伦敦因此弥漫着一股殖民地的热潮。如果你足够了解清国,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点进行宣传。不过如果不了解的话也无所谓。”

亨利·斯坦利是一名探险家,因为1871年横穿非洲刚果,找到失踪的利文斯通传教士名扬英国,成为伦敦上流社会的宠儿。

夏恩了然地点了点头,回答:“我的祖父是东印度公司船上的一名船员。他曾带我到过清国。在我小时候,他也经常给我讲关于清国的事情。”

海涅曼怀疑地打量着夏恩,问:“清国的国王是谁?”

“海涅曼先生,清国的统治者更准确的称谓应该是‘皇帝’,”夏恩纠正道,“他们相信自己统治着世界中心,拥有一个强大而伟大的国家。就像古代的萨珊波斯或者罗马帝国一样。至于他们的皇帝,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爱新觉罗载湉,也就是光绪帝。”

海涅曼对清国了解很少,不然他也不会问出这么基础的问题。听到夏恩这么详细地介绍,便相信了夏恩几分。

随后,海涅曼又问了夏恩一连串关于清国的知识。夏恩根据自己的记忆一一作答。虽说是离得很近的朝代,但夏恩其实对那个时代并不了解。不过再怎么样,也比同时代的英国人了解就对了。这个时代的英国,对清国的印象恐怕是瘦骨嶙峋的黄皮猴子。

两人就这么你问我答的聊着,不知不觉,竟然已经过了中午。办事员把面包,果酱和红酒,还有一些烤肉端进办公室。海涅曼和夏恩一边说着,一边大口吞咽着面包,一点疲倦的意思都没有。

夏恩心里只能叹服海涅曼的工作热情。

海涅曼一边吃着面包,一边谈到如何去展开这次的主题。

“我觉得这样的思路恐怕不行,海涅曼先生。”夏恩打断喋喋不休的海涅曼,道,“到了今天,我们的国民并不喜欢那种陈旧的殖民叙事。他们更倾向于扮演一个帮助他人,拯救者的角色。你觉得,把主题定为‘揭开清国神秘的面纱’怎么样?”

英国1833年就废除了奴隶贸易。这时已经接近维多利亚晚期,早就不是巅峰时期那个四处扩张的殖民帝国。除了为了保护已拥有的殖民地,英国人已经厌倦了四处征战的日子。与之相对,英国人开始关心起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当然,白色皮肤的那部分。

海涅曼一口吞掉面包,又喝了一大口酒,啧啧赞叹道:“很优秀的思路,夏恩先生。你的想法完美的切合主题,又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致。”

夏恩微微一笑,没有多说。

海涅曼继续道:“那我们就这么定了好吗。等筹备一周,我们为你展开一次发售会,地点就定在哈查尔兹书店。哦,对了。最近有个叫严复的清国人在伦敦,有好几家沙龙主人邀请过他。或许,我们也可以把他找来,这应该会有助于吸引伦敦市民的注意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