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计划成功44(1 / 2)

万梅梅紧锁眉头“三个人?”

唐海星一脸肯定,“没错!”

“这——”万梅梅一脸严肃。陷入沉思。

金若愚见状,也凑过去分析。“沙,似乎是指沙乐乐,发,可能就是董事长本人,另外一个会是谁呀?”

“是这个字!”唐海星指向“万”。

“万……”金若愚把目光投向了万梅梅。

万梅梅眼皮一跳,顺手拿过薯片,故作镇静的道:“怎么还搭上我了呢,不会,不至于。应该就是字面意思,”

唐海星一脸正色,“学姐,你错了,有话从不明说,而是喜欢写诗,让大家去自己拿捏,自己去揣摩,这是领导的最高境界,在《明朝那些事》这本书里面,嘉靖皇帝喜欢写诗来试探臣子的智商,其中有一次他递给严嵩一张条子,上面写着:宪似速,宜如何。严嵩略一琢磨,觉得了解了其中的含义,宪自然是指胡宗宪,这句话的意思是胡宗宪似乎升得太快,你认为应该怎么样。于是他准备再为胡宗宪说几句话,建议破格提拔干部,并写好了奏疏,就在他准备送上去之前,他儿子严世蕃凑了过来,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告诉他的父亲:宜是指杨宜。所以皇帝的真正意思是,胡宗宪升得太快,你认为杨宜如何。于是严嵩上书推荐杨宜接任总督。这一举动也让嘉靖皇帝龙颜大悦,夸赞了严嵩。所以,这个万字……”

咔!

万梅梅不小心捏断了一片薯片。

注意到万梅梅的情绪变得紧张,唐海星仰起头,一副追忆的样子道:“学姐,还记得公司在今年的新年寄语吗?”

万梅梅毫不犹豫的回答。“记得啊。别出心裁,镂月裁云,总裁祝福,裁书叙心。”

唐海星一脸敬佩,“不愧是学姐,记得非常清楚,不过表面看起来,是恭贺新禧的吉祥话。但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裁’字从最后,跑到了最前面。对了学姐,这个裁员,是不是今年咱集团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啊?”

万梅梅皱眉道:“好像……还真是啊!”

唐海星:“学姐,你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了么?”

万梅梅沉下脸,没有说话,过了片刻,她长出一口气,故作淡定的再次扶了扶眼镜,沉着脸道:“也就是说,聚沙成海,发愤图强,就是要把小沙这样敢于直言的人聚集起来,然后,董事长才会变的更强?”

“学姐您分析的很对!”唐海星连忙道。“您再看后面这两句,敷衍对待,万不可行!”

金若愚在一旁分析着。“梅,这就是在提醒你,不可敷衍对待像小沙这样的人才啊!”

“有道理。”万梅梅点点头,脸色变得凝重,这时,万主管又发现了异常,指向留言图片。“咦?不对,为什么这个发字上面少了一点?”

唐海星愣了愣,然后微微一笑:“学姐你果然发现了?不错,本来就算是有以上那些原因,我还是有些怀疑,毕竟还是有些牵强。但正是这少了一点的发字,让我真正确信,这就是董事长本人的小号!”

万梅梅皱眉:“这怎么说?”

这时金若愚微微一笑道:“梅,额听说,董事长最近新认识了一个大师,是一家咨询公司的专家?“

“不愧是公司的八卦——,不,万事通啊,金秘书。”万梅梅点头承认。

唐海星继续解释,“这咨询公司你懂的,神神叨叨的人一大堆,这个少了一点的发字,很可能就是他们教老板做的。”

万梅梅道:“那专家也不能教老板写错别字吧?”

唐海星道:“是这样的,据说,每个人在写自己名字的最后一笔的时候,往往会带上当时的心情。很多专家都懂笔迹鉴定的,他们可以从最后一笔,也就是发字那一点的轻重程度跟形状上,来推断出董事长当时签名时候的心态。”

“不用说了!我懂了!”万梅梅一摆手,半眯着眼睛点点头。“如果商业对手看了董事长的签名,能通过分析最后一笔的笔迹,把握住董事长的心态,那么董事长在谈判过程中,就有可能处于劣势!所以董事长故意少写一点,好让对手捉摸不定,把握不住自己的心态!”

啪!唐海星一拍大腿:“学姐高明,正是如此!”

“你不知道。”万梅梅眯着眼睛道,“老板最近秘密接触了一家新的咨询公司,准备把原来那家换掉,这个主意,很可能就是新的咨询公司给出的。”

“是这样嘛?”唐海星惊讶道,“原来如此,这就全对上了!”

“哎!”万梅梅看向唐海星和金若愚二人,“这事儿你两可千万别说出去啊!”

金若愚点点头,“放心吧,梅,额今天就没来过人事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