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这姐姐不对劲21(1 / 2)

主要角色都定下了,王晨也没耽搁,当天就通知了一众演员。

至于其它的配角,王晨就交给了勘察完成后回到京城的徐庆。

翌日,所有主要演员都应约来到了王晨的星辰影视公司。

看着一个个未来之星,王晨既有点忐忑,又有点小骄傲。

这些人虽然日后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但现在全是小透明,就连女主颜丹辰也没有丝毫名气,毕竟她参演的《宝莲灯》至今还没拍完呢。

所以这部电影前期的最大卖点几乎只有自己了,这不得不让他压力山大。

至于骄傲,则是重生人士的小福利了,日后这些人全红了,大家就会知道咱老王是多么的慧眼识珠。

跟他们一一签完合约,定好拍摄时间,王晨就让他们回去熟悉人物剧本了。

然后王晨就跟宁皓、徐庆一起去了一趟北电,考核一下两位老师给他推荐的剧组人员。

比如美术,摄影,灯光,道具,配乐,后期等技术人员。

加上公司那些主管们从北影厂拉出来的一小部分人。

当然,王晨也没忘了冒着严寒跟着自己拍《童话》的那些学长,也就是李飞那拨人。

跟所有人签好电影合约,剧组就完全成型了。

拿着合同,王晨跟公司的人一起做了一份电影的最终预算。

毕竟都是新人,这些人的片酬加起来都很少。

而这部电影几乎全是自己的公司投资,王晨也没有给自己开多少片酬,导演加上主演,他一共只收了三十万。

因为这部电影有中影的投资,他不拿点酬劳总觉得亏得慌,但拿多了也不合适。

他如今手上的钱也不多,《童话》发行一个月的海内外版权费,加上彩铃的收益,将将超过了千万。

这还是因为太平洋音像公司因为《童话》的成绩太好,还想继续跟他合作,所以给他发了一点奖金的缘故。

至于《那些年》这部电影,因为道具场景都比较简单,花费不会很大,王晨打算把拍摄费用控制在五百万以内,然后尽量多拿点资金出来宣传。

最终预算做完,他跟徐庆一起跑了一趟中影,跟那边签好投资合同。

第一次合作嘛,王晨也不想整什么幺蛾子,所以他想把事情做敞亮点,等到后期发行的时候,对方也能多出一份力。

一切都是为了保证第一部电影获得成功。

在跟徐庆和陈菲交代了一些服装道具的最后准备工作后,王晨就拉上宁皓和各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一起直奔江城。

因为这时段京城的天气还是太冷,所以王晨没想过在京城拍,他早就打算在江城取景拍摄。

三月份的江城,气候虽然也不到夏季那么火热,但总比京城好多了,而且他更熟悉。

既然表姐都怀疑这电影是他的自传,王晨索性就按照这个思路去拍,把自己的人设彻底立住,免得那些媒体记者胡编乱造他的过往经历。

所以他早就联系好了之前就读的高中,打算就在那里拍,之前还特意让徐庆去沟通好了场地费的问题。

第一部电影绝对不容有失,没点噱头和话题,怎么能吸引到粉丝们前来观影呢。

有了第一波热度,再通过故事,然后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

王晨带着宁皓他们一起花了几天时间把拍摄需要的场地都过了一遍,确定好布景、道具等细节。

留下一些工作人员布置,王晨他们一行人又回到了京城。

这部电影毕竟由他自导自演,所以他也需要跟演员们熟悉磨合一下。

回京几天,王晨跟演员们开了两次剧本围读会,还录了两首跟《那些年》相关的歌曲。

这期间,剧组的服装、道具、布景也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

一部分工作人员前两天也带着从中影租借的设备先行出发了。

二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29号,这天上午,王晨带着一众演员飞赴江城。

看着坐在旁边的徐庆,王晨好奇道:

“中影那边真的不派一个制片人过来看着?”

“不派了,说是完全相信咱们,毕竟他们投资也不多,不想干预你的创作。”

“虽然不多,但也不算特别少了,看来我还是小瞧庆姐的实力了啊。”

“你知道就好。”

徐庆横了他一眼,上次《童话》发行版权的事,跟太平洋音像公司拉扯太过,她也挺不好意思的。

所以这次中影的事,她特意去沟通了一下,以便自己展示一下实力,免得让王晨觉得自己可有可无,小觑她。

“那我可得好好谢谢庆姐了!”

“你把电影拍好了,就是最好的谢礼,只要咱们这次不让中影亏钱,以后的电影投资都好说。”

“这话是他们跟你说的?”

“那可不。”

虽然王晨以后不一定需要中影的投资,但徐庆能帮忙争取到对方的这个态度,他还真得领这个情。

“你放心,我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肯定会竭尽全力的。”

“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咱们一起努力,我们也会给你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吧,菲菲?”

徐庆先是回复了王晨,然后朝着王晨另一边的陈菲问道。

突然被扯上,陈菲也是一脸懵。

“我又不懂拍电影,做不了什么的,主要还是靠你们。”

“江城可是你的地盘,能做的多了,怎么还谦虚上了?”

“不是谦虚,是真的不懂,有什么事要我做的,你到时候吩咐就是了,我肯定做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