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自己的农庄36(1 / 2)

王大勇回来了,第一批前往天山南的乡亲是他一个一个琢磨好的。这就是群众基础好的好处。

这些乡亲以中年为主,家庭条件一般,却都勤劳能干,种地的本事就像长在身上。而外都有两个及以上的儿子,孩子的婚姻掏干了他们的家底,还借着外债,备下的救命钱存在村里信贷员那里,稀里糊涂就被转移成高利融资了,贪小便宜吃大亏这门道理不是他们不懂,可是大家都那样,眼见利息来得比两口子打工还快,能不眼馋才怪。

侥幸心是一切动物的软肋。

在被命运打趴下之后,大多数人是无力翻身的,这个时候就想起了官方,怎么说也得让老百姓活下去,就这么朴素的道理。

王大勇以官方的名义来找大家谈,大伙也认他这个人。天山南的条件种植农作物显然不用多推介,关键是模式。

那么大的地方,必须得是合作社,机械这主。王大勇把“公社”这个最容易理解的词介绍给大家,一听就懂。可是那不是走老路吗?

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特别是拥有广袤土地的地方,“公社”这种集体生产模式仍然是可行的,当然,绝对不是完全照搬旧的,在当代条件下集体生产中的智慧农业更适合发展方向,可是任何新的生产模式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得要自己动手去创造条件,改变现状,适应发展规律。

关于这一点,这些中年农民的记忆里面还残余着印迹,完全相信通过集体的努力能够实现大的目标,更主要的是短平快的收益不靠集体运作,这些没有资金和项目支持的人们越是穷越是怕,何况年龄不占优势,令人几乎绝望。

另外,集体给他们的安全感恰恰是他们这一代最难以忘怀的。集体主义的力量也是他们完全相信的。

这样真切的感受,刘之仪尚且没有过,郑鸣就更甭提。

王大勇做出来的,他们除了惊讶和佩服,暂时没摸着门路。但是,相信,他们相信同志和群众。这一点他们是合格的。

土地、生产技术不是问题,在理念确定之后,人是主要因素。

杜口村要三民很出乎意料地要报名。他又参加融资,为什么?

王大勇听到理由很想笑,又想哭。要三民的两个儿子在本地实在是娶不上媳妇,连离婚带孩子的都难。俩儿子不是傻,就是憨憨的,从小让乡亲们给喊坏了,加上男女比例失调,他是没办法了,老娘都同意,到天山南生活,换个环境,兴许那边小姑娘喜欢咱们呢?毕竟少数民族女孩多嘛。

老太太年龄大心里却明镜一样,果然九十多年的人生经验有眼光有决断。

“老娘经得起这样折腾吗?她老人家也要过去吗?”王大勇心头惴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