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224(2 / 2)

  听着程松宁好奇发问,修改手稿的严斯铭动作顿住了,想了想解释道:“排除电影本身的问题,演员演技、后期剪辑、剧情节奏这些,再排除制片出品、院线宣传的外部问题,开机吉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拍摄周期、杀青之后的剪辑期,以及送审的三大时机。”

  “举个例子,有部公路片40天就拍完,审了四年才播。”

  “再举个例子,不信邪的、自称唯物主义的导演,非要在一个大雨天气办开机,结果拍了120天的戏,80天在下雨。不仅如此,全国范围内出现洪涝灾害。虽然没有严肃到需要禁娱的地步,但当时的片子都很默契地避开了后半年的档期,扎堆到第二年,继续争档期。这种特殊情况,过审了却抬不上来,一天天放着也是在亏钱的。”

  程松宁:……

  电影成不成,其实和玄学没特别大的关系。

  但是,又不能全然不信,否则真会出事的样子……

  见他沉默地垂着眼帘思考,严斯铭又从邮件里翻出一个已解压的文件,展示出里面多达万字的纯文字版修改意见,挪过屏幕让程松宁看:“喏,《恶种》的一审没过。”

  这绝对是个称不上好的消息。

  然而被严导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出来,仿佛早有预料。

  程松宁愣了一下,挪过椅子凑近,眼睛瞄到最醒目的标红处,一边看一边慢慢念到:“含血腥、暴力的画面……角色相关动机涉嫌鼓动违法违规行为……什么意思呢?不建议、不提倡,那就是禁止呗!这违法违规行为能具体一点吗?相关动机,具体是什么动机啊?这未免也太会解读了吧。”

  “审片员要做的事情,要想的更多。”

  “你要知道,有一部分人就是竹杠转世,一天不杠就要人命,而总局也最怕遇到这种举报或是来电询问,类似的工作量多到你无法想象。某种程度上说,为了从根源解决问题,他们选择扼杀导演、编剧、演员的表现得最‘丰富’的部分,使杠精闭嘴、让没脑子的学人精无处可学,这两类人停歇了,事情就变得好办起来了。”

  “当然,也不排除后面的领导矫枉过正,没事找事,一年到头开会改制来彰显自己的权利。”

  “好吧……”程松宁再次无话可说。

  事实上,《恶种》未过审并没有影响到严斯铭的日常工作,他的主要精力依然放在《大江流》的拍摄上,尽管收工回去之后,程松宁经常听到严导和谢导隔着麦克风争得脸红脖子粗。但这种场面往往又意味着: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我请谢导留在瑰影,可不是让他白拿年薪和分红的。”

  说着,严斯铭揉了揉太阳穴,语气平静地说道:“人到中年,想要重新找份工作可不容易。谢宇璜曾经被誉为天才导演又怎么样,还不是要在总局的审核制度下证明自己?要么,想办法跨过去,要么,就屈服于这些狗屎审核标准咯!”

  事情是很难办,但再难办也要做下去。

  很久之后,久到《恶种》的分红都第N次划到卡里了,程松宁才知道当初加入的谢宇璜给出了多大的勇气:他投入了自己几乎全部的身家,不成功便成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