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149(1 / 2)

  全程绷紧神经、密切关注舆论的欧娜也松了口气。

  “我寻思讯星架这么大的势,那得酝酿一个多大的爆款局?我甚至都做好准备迎接张亚盟那边的拉踩通稿了。这下倒是省事儿了,有了他的衬托,你相当于自动拥有了演技背书……”

  尽管欧女士话是这么说,但仍然不忘补充道:“咱可没稀罕他的衬托。”

  就算没有张亚盟,程松宁的表现也是好的!

  说起来也是好笑,当初张太子可是能在《演员的品格》里和程松宁对打的,业务能力起码是及格线以上,要好过市场半数演员的,如今轮到这个尴尬地步,并非是他演技有多不好,更不至于“现原形”这种过于贬低的评价,说句公道话,只是单纯角色不适合罢了。

  程松宁叹气:“适不适合重要么?再不适合演都演了。”

  这个角色只是演员履历里无关轻重的一笔。成绩好,那就大肆宣扬,成绩不好,就当做没发生过。

  唯一受伤的大概只有书粉,和失去看电影自由的原作。

  *

  首映日后,众人经过短暂的休息,又开启新一天的行程。

  赶通告的路上,副驾上的乔艾还在声情并茂地读影评,大清早平白给程松宁惹出一身的鸡皮疙瘩。他回完消息,忍无可忍地道:“我求求你,咱们真的没必要听这些。”

  “为什么不听,咱们忍辱负重就是为了今天!”

  程松宁:……

  倒也不至于忍辱负重那——么夸张吧?

  顶多就是按捺不动,坐等票房口碑首日成绩再吹啊。

  然而事实是,不仅小艾同学深深认为程松宁“忍辱负重、苦尽甘来”,很多观众、乃至一些行内媒体也如此觉得!他们在采访过程中可谓是极尽照顾程松宁的情绪,简直把他当成一个随时可能破碎的玻璃人来对待,各种小心呵护,甚至过度解读了他一些真的轻描淡写、并无深意的回答。

  打个比方问:烂红拿到开门红,有什么感想?

  人家是想听听程松宁对票房方面的期许,比如总票房破15亿、20亿这种;又或者打好铺垫,让小程老师说说自己的辛苦付出,现在得到了回报,这一路有多不容易之类的……

  然后程松宁呢?他一脸正色感谢了后期团队:

  还好他们剪得快,不然赶不上暑期档,暑期档真香!

  再打个比方:你给自己在电影里的表现打几分?

  这类就问得比较鸡贼了!

  表面只问一个人,其实演员如果真的只说自己的表现,后来成稿出来多半会被解读为自夸。但程松宁轻松识破了这个采访陷阱,他甚至还在玩梗自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