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汪文言点头33(1 / 2)

古代。

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一成不变,信息流通缓慢,所以人的行为模式比较简单。

因此流行观人术。

见多识广的人,只通过简短的了解,就能判断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思维与做事方式。

汪文言挑了几个人出来。

自己连夜写了一套统一的册子,同时让这些人去别的村庄,告知各个庄头赶来开会。

“衙门的小吏办事,不需要什么才能,自有一套可行的规矩,大家按章办事即可,哪怕是不识字的粗人也能做事。”

“每个庄子土地不一样,人口也不一样,加上接受了大批的灾民,实际情况其实比县衙还要混乱。”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结束下面的混乱,先把管理人的班子建立起来,商议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方式,然后推行下去。”

汪文言解释。

杨报国听完,没有意见。

这才是专业。

于是。

这些事情,杨报国放权给了汪文言。

王庄头,陈庄头,丁源,以及其他的庄头纷纷赶来,也在打听出了什么事。

怎么好端端的,他们头上就多出了一个人来管他们。

“老汉管了一辈子的庄子,倒头来,还要外人来教老汉,确实可笑的很。”

老王头不服气。

“老丁,你最受少爷信任,你家大小子为少爷办事,听说去了洛阳,你来评评理。”

听到老王头的拱火,丁源笑了笑没说话。

都是人精,谁也不上当。

见糊弄不了人,王庄头嘴上抱怨了几句,等见到了汪文言后,却一言不发,反而露出笑脸,尽显和气。

西平村腾出了一间房子。

成为了汪文言办公的场所,包括他要来的几个人,也都在这里做事情。

杨报国提议去上马村。

倒不是反对汪文言,而是认为上马村土地最多,人口也最多,但是汪文言拒绝了。

大大小小的庄子,汪文言都看过了。

正是因为上马村最成熟,没有空余的地方可以插手,反而是西平村,此处虽然最小,却是汪文言眼里还能发挥更多效果的地方。

“庄子里的事情,大大小小,以后由我做主,你们的少爷已经同意,各位可有想法?”

汪文言开门见山。

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自己去乡里办事,做事果断,不拖泥带水。

乡里的人最精。

如果扯来扯去,事情会越来越麻烦。

众人面面相觑。

几位庄头都见过汪文言,但不知道此人的来历,主要是摸不清楚此人与少爷的关系。

人们都不说话。

汪文言直接点名,先问丁源。

丁源没想到汪文言会问自己,又不敢轻易得罪,只能笑着说没有想法。

丁源开了口,然后汪文言才问上马村的王庄头。

王庄头也只能说没有想法。

其余几位庄头见状,纷纷主动说没有想法。

汪文言也不给他们喘口气的时间,趁热打铁的告诉众人,“以前你们少爷定的规矩,非常的好,你们办的不错,不光是我说的,你们少爷也是认可的。”

众人继续露出笑脸。

“应该的。”

“虽然规矩重,还真得如此做,否则人多眼杂容易出事,规矩不严可不行。”

众人纷纷说道。

汪文言咳嗽了一声,众人只能住嘴。

“但是也有些不好的事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