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都想当祖师爷57(1 / 2)

汪文言甘拜下风。

他心服口服。

自己的胸怀远不如那十四岁的少年。

以前少年做的许多看不懂的事情,汪文言突然看懂了。

少年与民争利。

可少年又没有获得利。

相反,少年用了不少的关系来投入。

现在,汪文言明白了。

虽然不太认同少年的预测,比如大明要亡天下,可汪文言愿意继续赌一场。

就像当下赌秋天的时候仍然还有灾情。

汪文言内心不是滋味。

他既不想少年预测对了,可是他又不敢说少年测错了。

无论是哪种。

汪文言看来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他只能做好自己的事。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五月初。

各处庄子里陆续耕种,只剩下不到两成的田地还在继续耕种,但是已经有了更多的人手可以使用。

不过耕种完了,事情还有很多。

各处的水车开始轮流使用。

往田地里引水。

大人小孩整日踩在水车上,一瓢一瓢的水就这样,积少成多的通过沟渠为庄稼提供水。

小孩子们腿脚酸痛,一边哭一边踩踏。

大人们被集中起来去开垦荒地。

马坊村多了一处铁匠铺。

建在河道旁。

大工匠张九年亲手打造了水车。

从兵仗局请来的老工匠,带着徒弟们垒起了炉子,露天的高炉低矮简陋,是用来冶炼铁料,为各庄的工具修修补补。

土胚搭建的高炉,也就比人高些,旁边撘了个棚子,棚子下方的地上挖了一方凹槽,高炉炼化的铁汁会流入到这里,为了避免下雨,才特意搭建了棚子。

土胚高炉的周边,有一座堆积起来的铁矿山,还有几堆较小的料山。

这些加入冶铁过程中的杂料,是兵仗局来的大师傅手里的不传之秘。

更有高炉炼化铁水的火候,以及用料的比例等等,那是打死也不会说的。

这位大师傅是兵仗局里头最有名的老师傅,杨报国亲自要来的。

他锻造出来的铁器,只要有料可以足够提供,又坚固又耐用,成为了庄子里开垦荒地最好的工具。

“李师傅。”

“在庄子里呆的可满意?”

铁匠铺日夜开工。

李奇的徒弟们轮流打造。

扑面而来的热气,杨报国仿佛没有感受到,恭恭敬敬的上前关心的问道。

“还好。”

“不错。”

李奇笑道。

可以吃饱饭,也受人尊重。

其实李奇心里是不愿意来的,不过这位京城有名的小贵人客客气气的请自己出山,李奇也不好拒绝。

杨报国松了口气。

无论是张九年,还是眼前的李奇,那都是有大本事的人,对于有大本事的人,杨报国认为他们就应该要过得好一些。

倒不是人分三六九等。

而是奉献不一样。

大户们本身就是百姓们身上的蛀虫,而张九年和李奇不同,他们每个人的作用,哪怕用一千个一万个老百姓也无法做到。

这样的人,对于老百姓只有好处。

所以应当格外的尊重些。

哪怕老百姓也是这么认为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