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皇城司(1 / 2)

元代编撰《宋史》时对宋仁宗赵祯的评价极高,“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宋仁宗这个庙号,可以说完美诠释了赵祯这位官家的性格。

就历史的记载来看,赵祯不仅是一位仁善的皇帝,也是一位非常重视亲情的皇帝。例如他能够善待刘太后的亲族刘从德,对亲生母舅李用和以及表兄李璋屡加拔擢,甚至把唯一的女儿嫁给自己的表弟李玮。

杨太后曾悉心照料赵祯,他的从弟杨景宗贪财暴戾,屡次犯下罪过都只是轻拿轻放。赵祯知道他贪财,多次向有司下令让其领取超过自己本官职的俸禄。

或许因为赵祯是宋真宗存活的独苗,所以他对跟自己有亲情的人特别宽容。张守诚穿越到宋朝之前,有部非常火的电视剧叫《清平乐》,剧中刻画赵祯对福康公主的宠爱时可谓入木三分。

张妍拉着张守诚问着各种家长里短,他都一一作答。作为三十多岁的灵魂,还是一名苦逼的青椒,逗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开心还是绰绰有余。

赵祯似乎很喜欢看这种姑慈侄孝的场景,面带微笑的听着二人东拉西扯。回忆起儿时一些往事,张妍不禁潸然垂泪。张守诚不得不想出后世各种搞怪的段子,逗自己的小姑开心。

说到曹仪到访张家之事,张守诚并未有丝毫隐瞒,将酒宴的整个过程和盘托出,只是将他与曹仪之间的对话一言带过。

张妍似乎对政治上的事情没有兴趣,不过听到曹仪说要介绍张守诚入禁军领俸禄以后,眼睛瞬间一亮,继而转头满是期待和崇拜的看着官家。

赵祯哪会不知道眼前小女人心里想的什么,略微沉吟之后道:“朕虽富有天下,但是国家治理非寻常小事,若朕以要职许你,明日御史们怕不是要叩阙死谏。”

“不够既然妍儿都求我这里来了,你又叫我一声姑父,我自然要为你谋一份差事。你年岁尚幼,可以选个文武散官,先领着俸禄熬一些资历。过几年你年岁大了,也好再授你其他官职!”

听完赵祯的话张守诚算是对有的人生而为牛马,有的人出生在罗马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姑姑受宠,自己就能自由选择担任文武官员。官家姑父没有指出品级的限制,大概率七品以下都有戏。

赵祯见张守诚低头不语,以为他不懂当今的官制,开口解释道:“进士出身所受诸官不宜予你。但朝请郎、宣武翼大夫之类的职官,朕还是可以保给你的!”

张守诚听完心中大喜,官家对自己的小姑还真是宠爱。要知道就是刘太后在提拔官家的舅舅李用和时,也是从三班借职开始逐步升迁。

到自己这里上来就是正七品的文武散官,要知道宋朝的状元一般初受官职也不过是正六品的将作监丞。

自己有这么个受宠的小姑,真是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见张守诚还是不搭话,张妍有些急了,“大哥儿这可是都是正七品的官职,本朝一甲进士也不过授从六品、正七品,莫要不识好歹哦!”

听闻小姑出言,张守诚心头一暖。她虽不热衷于政治,可是深宫内院岂是等闲之地,要是没些手腕和脑子,怕早就是一具冢中枯尸了。

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张守诚有些歉意的道:“小侄并非是贪得无厌,方才只是想着去哪里既能学些本事,又不惹外朝那些官员非议。七品的官职也太高了,我这个小肩膀扛不住!能有个从九品的小官,我能乐呵的睡不着觉!”

知道张守诚不是贪得无厌的人,官家反而轻松起来。大人最怕什么,怕小孩子不懂事,胡要八要一些超出自己权限和能力的东西。

给,自己过得不舒服。不给,很容易伤了和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