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陈执中的野望38(1 / 2)

刘进忠走后陈执中陷入沉思,几日前官家和夏竦分别给他修书,核心思想就是要他全力支持即将到来的战争。夏竦甚至暗戳戳的表示,只要自己此次能够一雪前耻,他愿意全力支持陈执中回中枢执政。

吕夷简死后中枢章得象和晏殊明摆着只是过渡人物,现在朝野呼声最高的是范仲淹回去执政。陈执中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希望可以继承父辈荣光上演一出父子宰相的佳话。

父亲陈恕叮嘱过陈执中,一定要谦虚谨慎研究每个异军突起的人物。陈执中认真分析过张守诚,就他目前的行事看来这是一个谋定后动出手狠辣的人物。刘七的死不会只是警告刘进忠这么简单,他是在警告所有试图在讨伐党项一事上拖他后腿的人。

陈执中给出这个结论的理由也相当简单,一个字,钱!汴京家中来信说,流通范围很小的圈子内传闻,张守诚为支持官家讨伐党项几乎倾家荡产。

前日里宫里来宣旨的中使将官家的意图讲的浅显易懂,就是不惜代价重创党项以振大宋军威。官家先期从内藏库拨款三百万贯,就是要让前线将士吃饱穿暖,打赢有赏。永兴军路作为大后方,官家不吝惜钱财,不吝惜官爵,只要打赢了统统加官进爵,要是有人拖后腿严惩不贷。

夏竦和陈执中虽然都是官二代,但并不合拍。夏竦是烈士后代,其父夏承皓抵抗契丹战死,他凭借自身的才能得到宰相李沆的赏识逐步升官至今。陈执中则是实打实的官二代,其父陈恕官至参知政事主管大宋财政长达二十余年。

夏竦、陈执中二人都非科举出身的官员,不存在潜在的鄙视链。非要说两人之间有什么过节矛盾,大概就是对党项作战战略的不同。

夏竦骨子里有投机心理,从他向李沆投卷可以看出来他有些急功近利。陈执中受其父陈恕常年理财的影响,更稳重也很务实,是他向赵祯建议将陕西路分为秦、泾、鄜、环四路以备西夏入侵。

夏竦被李元昊抓住破绽大败,与其想毕其功于一役的心理有很大关系。陈执中分一路为四路的建议,明显更为稳健一些。

自古文人相轻,朝官亦分左右。陈执中与夏竦无怨,心中却也不服。两人职务相当,夏竦为宣徽南院使,陈执中为同知枢密院事,距离宰辅都是一步之遥。

但二人同为永兴军路的主官,中书的旨意夏竦为判,陈执中为知。大宋的判类似于后世某厅级巡视员担任某县县高官主持工作;知就是实任,夏竦到底还是压了陈执中一头,他不服气!

永兴军衙署内,一方色泽古朴的暗红色方几上精致的小碳炉正吐着蓝色的火舌烧水。一老一少两位官员一边品茗对弈,一边在谈论着陕西的时局。执黑的中年官员看着棋盘上败局已定,索性丢下棋子认输。

“三川口之败,非伯纯兄之罪也!西贼狡诈无信,元昊领兵却有独到之处。吾辈文臣所精擅者,修内政安地方也。官家欲再兴兵讨伐西贼,宗杰贤侄身为陕西转运使,对局势有何看法?”

陈执中面前是前知延州范雍之子范宗杰。三川口大败后范雍贬迁安州,前陕西转运使范祥因为处理羌人事务不利亦被贬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