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15(1 / 2)

沈轩离二人最近,眼见危急,不由得“啊”了一声,然而他武艺低微,空自着急,却无力化解。正在惶急之间,却听身后有人喝了一声“不可”,紧跟着一人身法如电,抢进圈中,左手推开短矛,右手单刀格住鱼肠剑,然后立在二人中间,以手抚胸,连连咳嗽。

姓江湖汉子退开一步,收矛而立。却听那文士,冷笑一声,开口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刘大侠,好身法,果然不愧追风二字。”沈轩这才看清,出手化解二人招式的竟然是刘宏基。不知他何时来的,刚好在此时拦住二人。

刘宏基在凤栖原上中了赫连鼎一掌,方才强行出手,牵动伤势,调息了片刻,这才淡淡地道:“不敢,在下这点微末功夫,在血手判官眼中不值一哂。久闻赵兄搜魂手和阴阳双笔的功夫威震武林,号称双绝,不知这次却为何舍笔用剑?”

沈轩站在那江湖汉子身后,听刘宏基如此说,猛然间心中一动,想起萧璐临行之前,曾与自己细数过天下各家的厉害武艺,言中便曾提到过搜魂手。据说这门功夫出手时掌心殷红如血,掌力直透伤者周身经脉,极是狠辣,乃是河北一位武林名家的得意功夫,此人擅用一对判官笔,故此江湖上被称作血手判官。沈轩当日听完,也并未在意,不想今日竟然会在长安遇到,回思方才与那文士交手的情形,不由得悚然心惊。

那文士不想被刘宏基一口点破姓氏来历,不由得神情微微一滞,随即愕然道:“刘大侠识得在下?”

刘宏基微微一笑,并不答言,又转头对那江湖汉子道:“这位朋友却不知如何称呼?方才这一式以臂运枪,当真锋锐无比,若是刘某所见不错,倒似是马上所用的枪法,不知可是来自陇上?”他在投奔唐公以前,原在江湖上以盗马为生。陇上向来是产马之地,自是他常游之所。马上颠簸不休,更兼不及地上腾挪灵便,故此所使的枪法虽稍嫌变化不足,但以招式凌厉而言,却也无出其右。方才他虽然相隔甚远,但一见那江湖汉子的招式,便已猜出其枪法的由来。

那江湖汉子点头赞道:“刘大侠好眼力。在下姓翟,不过是陇上的无名小卒。”他方才与那文士交手时落在下风,不得已用上了两败俱伤的打法。若非刘宏基赶到,结果殊难预料,故此言辞之间,甚是有礼。

刘宏基道声“不敢”,一转头,看到沈轩也站在一旁,不由得奇道:“小兄弟怎么也在这里?”他昨日中了赫连鼎一掌,伤势着实不轻,幸得沈轩赠药,服下后大有裨益,心中一直颇为感激。只是昨日凤栖原上,各色人物纷至沓来,应接不暇,因此来不及招呼。今日既在这里遇见,当下心中暗暗盘算:这少年小小年纪,如何与血手判官结下梁子?听说那姓赵的出手一向狠辣,少时若是发难,自己一力接下便是,终不成让这少年吃亏。沈轩简单述说了方才的情形,他与那文士素不相识,其中的缘由,却也是一头雾水。

刘宏基点了点头,对着翟赵二人抱拳笑道:“二位都是江湖上的豪杰,远来是客,又何必为些小事伤了和气,在下斗胆做个和事佬,不如就此罢手如何?至于这位小兄弟,昨日于在下有赠药之德,若是与赵兄有什么过节,还请赵兄高抬贵手,都着落在兄弟身上便是。”

那姓赵的文士哈哈一笑,道:“常言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刘大侠既如此说,在下自当遵命。只是在下与刘大侠素未谋面,却不知刘大侠何以识得在下?”他这次来长安,本不欲人知。方才出手,原以为不过三招两式,便可将沈轩擒下,谁知竟未能如愿。待与那江湖汉子交手,他便舍弃搜魂手不用,非但以剑做笔,更只以摘星擒拿手对敌,不想却仍被刘宏基一口道破来历,不由得心中大是疑惑,故此忍不住一再追问。

刘宏基淡然道:“赵兄方才不施展本门的功夫,却用上了穆堡主的擒拿手,果然是令人大开眼界。只是此间还有赵兄的一位故人,故此在下方才知晓,原来竟是血手判官大驾光临长安。”

那姓赵的文士奇道:“不知是哪位故人?”

刘宏基笑了笑,道:“赵兄请回头,一看便知。”

众人闻言,齐齐地转头望去,只见史燕儿带着几名随从,立马在围观的人群之外,身旁还有一匹空马,想来却是刘宏基的坐骑。

姓赵的文士脸色微变,随即笑道:“原来是燕儿,真是好巧。”

史燕儿缓缓催马穿过人群,口中冷冷地道:“赵德言,你来中原做什么?义成派你来的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