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母亲年纪大了(1 / 2)

在母亲说话的时候,我依然不言不语,习惯了让母亲把心里的事一吐为快,父亲对母亲的不理解,导致母亲有苦无处说,而我回家就成了母亲最好的听众。母亲在对邻居们曾说过“几个孩子各有所长,微微做事粗糙,但是有勇劲,什么事敢作敢为。二姐心思细致做事稳妥。而我不言不语,但心里什么都明白,而且会隐忍主意特别牢,宁折不弯,喜娃最像她心思缜密,喜怒不外露”

就那一年我不想看着她每天守着电话,错过很多能快乐的时光,我卖了一部手机,把家里几个子女的电话号码都存成了最简便数字,

她想那个就用快捷键打给谁,但我们三个女儿从来没有收到过母亲的电话,母亲坐在街畔上握着手机一坐就是一整天,她是希望那个小巧的手机能突然响起来,也最希望听到儿子从外面打来的电话,只要是喜娃打来的电话,母亲一边开心地说着话,一边不断地擦着眼泪,在外人看来那种画面很可笑,但是只有我知道,喜极而泣是母亲心里最大的安慰。

2008年9月,母亲迎来了她这一生最开心的一天,她已经六十多岁了,她终于盼来了喜娃结婚的好日子。当听到喜娃要结婚的消息时,母亲一下子好像年轻了十多岁,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花家焉不分昼夜背洋芋的坚强身影,那个在深夜里用棉花塞进墙缝里想堵住洪水的不屈母亲,那个迎风站在大皇寺望着小三毛被送走时决绝的女人。

她主张父亲要收拾家里的窑洞,父亲却怎么都不愿意收拾,两个年迈的老人在争执,母亲看到家里的窑洞确实不成样子,说什么也要收拾一下,她不想在儿子结婚时亲戚朋友进门之后还是那副破败陈旧的样子,母亲心里非常难过但还是在能力范围内想将事情再一次做好,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儿子。

她第一次打电话给了自己的儿子,她想得到儿子的支持,只要有喜娃的支持,这个世界她可以抛弃一切。那个带有光环的心灵慰藉是她的生命延续。

第一次母亲拿起电话打给了喜娃:“儿啊!你终于长大了,能看到你成家,妈这一辈子总算没有白活。”

喜娃:“妈啊!我无能么,没有活成你期望的样子!”

母亲:“只要你能平安长成人,就是为我完成了心里所有的期望!”

母亲说到这里用手背忙擦了一下泪水,换了一副愉快的表情,轻松地说:“你就要结婚了!妈想把家里的窑洞收拾一下!这样来个人也好看点。我就你一个儿子,也要像点样子么!”

喜娃:“简单的收拾一下吧!需要钱我给你打,你让我爸去银行里拿!”

母亲听到喜娃的支持,心里乐开了花,有了儿子的支持她是开心的。就像当初儿子来到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里一样。一刹那所有的不快和心理压力烟消云散了。她的世界里不再有家族门楣。不再有世俗伦理。而所有的不快都被一个儿子的到来所迎刃而解了!就像父亲听到孩子们因为吵架而互怼时脱口而出地叫着他的名字时,父亲脸上会心地笑。喜娃是她们二人精神世界里的救赎。

第二天母亲早早起床,神清气爽地来到秉章叔叔家,把自己的想法给秉章叔叔说了一遍,秉章叔叔一听:“哎呀!这是好事啊!喜娃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你能盼来今天的好事,我们都高兴啊!二哥二嫂有福哟!”

母亲:“喜娃是个好的,我这辈子想都没有想过我还能有如此添人进口的好事情了!”

秉章叔叔:“二嫂啊,你来是有事了?我能帮什么呢?”

母亲说:“娃娃结婚了,我想把家里的窑洞收拾一下,和你二哥说不通啊!”

秉章叔叔:“二嫂啊,不怕,有我呢!需要什么支一声,我会帮你的!”

母亲听到秉章叔叔这样说,心里安静了不少,她把计划和秉章叔叔说了,叔叔表示他给想办法!

不多时,母亲在和秉章叔叔商量完之后准备离去时,迎面碰上了秉治二叔叔,他看到母亲老远就叫道:“二嫂啊!好事么!我和家里的听到这事后,家里的让我过来看看你们家有什么事情需要帮的了。正好在这里碰到你了!”

两位叔叔见几个人都想到一起去了。秉章叔叔就让几人到家里再仔细聊一下具体事宜。回到秉章叔叔家。首先开口的是秉治二叔:“二嫂,我二哥就那具体人,我们都知道了,这件事你又要为难了。你们年纪大了,家里也没多少积蓄!这几年喜娃上学也不少用钱了!”

母亲:“是啊!家里情况你们两个都明白,你们看我该咋做呀?”

首先开口的是秉治叔:“二嫂,家里起码得收拾一下。来人也好招待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