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改良火器(1 / 2)

“张主事将宝源局制造火铳的工匠师傅给本宫召集过来。”朱标回过头看来张宗德一眼,微微笑道。

“遵命。”

张宗德得令后急忙去召集制造火铳的工匠,不一会,几个身穿青蓝色粗布袖衫的中年工匠被张宗德带到朱标面前。

“此乃太子殿下,快给殿下磕头。”张宗德给几人使了个眼色,催促道。

那几名工匠哪里见过这么大的官,头深深地低着,正颤巍巍地准备下跪请安。

“免礼。”朱标向来尊重手艺人,伸手招呼吴宪和槿汐将众人搀扶起来。

“殿下有什么尽管吩咐他们。”张宗德在一旁插话道。

“众位师傅,将你们绘图工具全部拿来。”朱标一边安排,一边将自己宽大的袖子挽起,与众人合力将一个大的方桌移到正中央。

不一会几名工匠捧着一堆绘图工具放在一旁。

“吴大伴,伺候着。”朱标将一张巨大的白纸往方桌上一摊,把白纸的四个角用钉子牢牢钉在桌子上,拿起笔和木工尺开始绘图。

吴宪、槿汐、张宗德和一众工匠看着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竟然精通火器绘制,都不禁诧异。

尤其是槿汐温婉的眸子痴痴地看着朱标,脸上洋溢着满满的佩服。

不多时,两支火铳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白纸上,并将铳膛、药室、火门、尾銎部件全部标注了出来。

“各位师傅们来看看。”朱标一手拿着毛笔,一边招呼着。

众人都围了上来。

一名矮胖身材,名叫徐忠的工匠认认真真趴在桌旁看朱标所画的两支火铳,不由得呼喊着:“此真乃神物,殿下真乃当世鲁班!绝了!”

众人也纷纷议论着。

“左边的一支是咱们常见的火铳,右边的样子也似火铳,但结构甚为精巧,前所未见!”

朱标看着所获至宝的众人,不禁暗中偷笑:“你们能见过就怪了,这是火绳枪,也名鸟铳,可不是你们现在所用的洪武手铳所能比拟的。”

鸟铳于15世纪欧洲发明,开始在铳管上安装准星、照门,采用火绳点火发射。

16世纪才传入中国。

朱标知道朱元璋同样是使用火器的好手。

可以说朱元璋就是中国的拿破仑!

元至正二十三年七月,朱元璋与渔夫陈友谅在鄱阳湖约架。

朱元璋一方兵力配备:军队二十万、迷你小船、渔船若干。

陈友谅一方兵力配备:大军六十万、巨舟龙船无数。

无数人都劝朱元璋逃跑。

但朱元璋却坚持应战。

历史证明,朱元璋绝对是优秀的炮兵火器作战天才。

面对陈友谅巨舟相连接的水阵。

朱元璋先命令远距离炮击,将船舰上装备的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将军炮等火器,统统向敌军招呼过去。

堪比一场重火力打击!

把一向鄙邑在战争中使用火器的陈友谅炸懵了,大吼道:“朱重八,说了真刀真枪干,你不讲武德,拿炮炸我!”

朱元璋嘿嘿一笑,脚踩将军炮回应道:“不服,憋着!”

紧接着,朱元璋指挥士兵用弓弩射杀敌军,接舷跳帮,短兵相接,歼灭敌军。

此次鄱阳湖水战,陈友谅中箭而亡,朱元璋一战成名,成就“炮神”称号。

“众位师傅听着,按照本宫所讲的方法进行制造。”朱标对着众人大声说道。

“这依次是铳管、准星、照门、扳机、铳床、铳托、药室、火绳……”

“将准星、照门、铳托安在铳管上,眼睛看着这三点,连成一条线,扣动扳机,将弹丸射出……”

“大家明白了吗?”朱标拿了一根长棍,一个部件一个部件为众人讲解。

“明白了,殿下。”一众工匠纷纷点头。

徐忠听完朱标的介绍后,不由得连连称赞:“殿下此设计实属精巧,相较现有火铳,瞄准更为精准、发射更为便捷、装弹更为快捷。”

“是呢!”一众工匠纷纷附和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