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太子亲征(1 / 2)

“父皇息怒。”化身群臣救命稻草的朱标躬身说道。

“日下大军被围定西,朝廷兵力不足,纵使派少量部队救援,顾此失彼,于事无补。”朱标为朱元璋仔细分析道。

“哦。”朱元璋抬起遍布血丝的双眼,凝视着朱标,“标儿有何良策?”

“儿臣以为应组建新军,装备精良火器。因骑兵寡少,应以火器取胜。”

“敌军围点打援,直赴定西,定然会陷入陷阱,损失惨重。”

“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

“儿臣率军轻装驰援,重拳出击,先下蜀地明升,再击梁王也速老巢。敌军顾此失彼,自乱阵脚,此时率军突击,定可解定西之围。”朱标看着朱元璋自信地说道。

群臣听到太子殿下准备以一己之力单挑北元诸将,一片哗然,都纷纷表示太子想法太过幼稚。

明代士农工商阶层分明,军籍只能世代为军人。眼下全国军队除了常驻地方维持安定的少量部队后,那还有多余的部队?

新军如何可建?

纵然可以临时招募民壮、乡人,这些人平日里干些插秧耕种的活计,短期内根本无法披挂上阵,形成战斗力。

万一临阵哗变倒戈,岂不是给北元白送了许多劳力。

即使有兵,钱粮又该从何而来?

征虏大将军徐达率领的四十万大军北伐,几乎已经花光了国库的存银。

明朝刚刚建国,百废待兴,经历过战火的地方尚未恢复,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哪里还有徭丁、钱粮来支撑一场如此浩大的战争!

纵使兵粮都已解决,军队所需要的大规模火器装备又如何在短时间内备齐?

要知道,北元军队中已经装备有精良的手铳、投石机、火蒺藜等利器。

当时明军和元军军队都已经装备了火器。每逢交战时刻,因为当时手铳所填装的火药都还是有烟火药,在点燃火绳后,双方阵地上都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最具有威胁的,还有叱咤草原、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

如何仅仅凭借刀叉剑戟和盾牌,能阻挡住蒙古骑兵的冲杀?

群臣七嘴八舌地在朝堂上议论纷纷。

朱元璋听到群臣的议论也心生狐疑,纵使自己御驾亲征,也不见得能力挽狂澜,更何况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朱标!

“无兵无粮无饷无火器。”

“标儿,你给咱交个底,你有几成把握?”朱元璋侧过身子,试探地问道。

朱标苦笑一声,心中想到:“唉,早知道就不接这活了!天崩开局。”

老朱开局还有一只碗,到咱自己这里,碗都没了,装备全得靠自己了。

“标儿!”朱元璋又轻轻喊了一声愣住的朱标,宽慰道,“标儿若无把握,咱就再想其他的办法。”

朱元璋自然知道一个十五岁的孩子面对这样的绝境又会有什么办法。

即使朱标真的要亲征,自己也决计不会同意的。

刀剑无眼,万一标儿有什么闪失,自己的皇位谁来继承?

因此朱元璋的试探性发问也是想让朱标知难而退,不要以身犯险。

“儿臣有十成把握!”朱标胸有成竹地说道。

丹陛下的群臣又是一片哗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