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滚回高邮老家去67(1 / 2)

朱标怒视着御史刘炳离去的方向,不屑地笑道:“就这些伎俩,想通过我来扳倒汪广洋,真是可笑。”

朱标不用想也知道御史刘炳背后的指使者一定是中书省右丞杨宪。

“殿下,您别恼,老奴去除了刘炳,免除殿下的忧虑。”一旁的吴宪看着朱标愁容满面,目光一冷,轻声说道。

朱标摆了摆手,说道:“刘炳不过是一个棋子,没了刘炳,还有张炳、王炳、李炳……”

“只有除了背后的指使者,才能得一个清净。”朱标无奈地说道。

只要杨宪在一日,就会不断攻击政敌,然后将问题全部抛给自己和老朱。

“那就……”吴宪用手做出一个禁声的动作。

吴宪的意思,朱标自然知道,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朱标也是信任吴宪的手段的,如果吴宪出手,杨宪绝对活不到明天。

“杨宪此时对我们还有用处。”朱标郑重地说道。

“要扳倒他,很容易。”

“欲要其灭亡,也让其疯狂!”朱标抬起深邃的眸子说道。

“吴大伴,给本宫备好车马,本宫好即可面见圣上。”

说着,朱标将御史刘炳的奏章揣到怀里,一把跨上烈马,向着谨身殿的方向驶去。

“陛下,夜深了,您歇着吧。”在御案旁等候伺候的李顺看到还在批阅奏章的朱元璋,心疼地说道。

李顺已经记不得这已经是第几次朱元璋昼夜不休息批阅奏章了。陛下好似不知道疲倦,永远精力充沛。

突然,谨身殿的殿门掩开一条小缝隙,一个小太监探进脑袋向着内使监监令李顺禀道:“李公公,太子爷来了,在门前等着呢。”

“明白了。”李顺将门缝轻轻关住。轻声慢步地走到朱元璋身旁,停了半晌,才开口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来了,在殿门外候着呢。”

朱元璋握朱笔的手并没有停歇,淡淡地说:“让太子进来。”

“遵命。”

早已在殿门外等候的朱标在李顺的引导下进了大殿。

“标儿这么晚了,有何要事?”朱元璋忙着批阅奏章,头也没抬地问道。

朱标望到父皇如此忙碌辛苦,也不忍心再给他增添烦恼。

如果自己将御史刘炳弹劾汪广洋的事情说出来,老朱又要生气发怒了,到时汪广洋可就惨了。

“父皇没什么。”朱标支支吾吾地说着,“儿臣想见父皇了,给父皇来请安。”

“是因为汪广洋的事吧。”朱元璋对着蜡烛的光亮,从一堆奏章中挑出一份,丢给朱标。

朱标拿起一看,和御史刘炳给自己的一模一样。

朱标顿时觉得后背发凉,如果今天自己没有找老朱禀报这份奏章,但老朱自己已然收到了。

自然会造成自己和父皇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虽然自己的皇位是稳的,可也架不住次次这样。

“好歹毒的手段。”朱标在心中暗骂道,“杨宪指使刘炳来只是试探,或者说是下马威。”

杨宪通过实际行动告诉太子,自己的势力无孔不入,即使你不去转呈奏章,我也有的是办法去送到朱元璋的案头。

“是的,父皇,儿臣决断不下,特来请示父皇。”朱标恭恭敬敬地禀道。

朱元璋长吁了一口气,瞥了一眼朱标,缓缓说道:“李顺,给咱把汪广洋召进宫来,让他即刻来这里见咱。”

李顺也不敢啰嗦,急忙安排小太监去汪广洋府上去传唤汪广洋。

不多时,汪广洋跌跌撞撞地跑进殿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嚷道:“陛下饶命呀,陛下饶命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