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1 / 2)

大堂明净,上好的檀木座椅摆在四处,四周散布着一些名贵瓷器。

屋中炭火噼里啪啦作响,热气腾流直上,一股香气蔓延而出,沁人心脾。

大堂上,江家家主江振兴背负着双手,紧皱眉头在大堂中走来走去,显得有些烦闷。

“老爷,既然沈秀才递了拜帖,想必今日定会来拜访!不知道他是个怎样的读书人,如若还是王古源那番狼心狗肺之辈,我宁愿把女儿嫁给街上的屠夫,山里的樵夫,也绝计不会将其嫁给他。”

坐在一旁的夫人,满脸愤恨,脸上有着泪痕,想必也是为大女儿的事情伤心了良久。

“妇人之见,我江家三代的努力,如若处理不好这事,必将会毁于一旦,儿女之事是小,家族兴旺才为长远。”江振兴摇了摇头。

那一日,沈家的耆老前来商议婚事,他原本一口气答应了下来。可是当家的大娘子,却死活不肯点头,非要见上那后生一面。

此时,他极为担心,万一对方不来,又该如何是好?

众所周知,商人事业做的再大,那也不如为官之人。

大女儿被休一事,他本就万分悲愤,得罪了王秀才,就等于得罪了一帮他玩的狐朋狗友,那身后还有不少信阳的官宦子弟,若是暗地里下绊子,少不了要出一番血。

况且有个女儿被休在家,说他江家不贤德,教出的女儿丝毫不通情达理,被人耻笑是小,恐怕以后那些读书人、做官的人都不会与他沾上关系。

“你眼里只有家业,哪有儿女?我当初怎么嫁给你这么个冷血无情的商人,真是应了唐时白官人说的那句话,商人重利轻离别。”

“一派胡言,我若真是眼中只有家业,何陷于如今的困苦境地。”

“老爷,沈秀才到了,此刻正在门外。”一位仆人走了,满脸喜笑。

“这寒冬腊月,凛冽寒冬,快让他进来,别将他冻坏了!”

“小生沈乾修,拜见江员外。”

沈乾修脸上含笑,进门对着江员外,以及江大娘子微微行了一礼。

“不必多礼,请坐请坐!”

江大娘子细细的看着沈乾修,只看眼前此人,天庭饱满,眉正目秀,身姿挺拔,颇有谦谦君子之风,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浮躁之气,这才缓缓点头。

“沈公子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想必还没吃午膳,春菊,你去吩咐厨房做些午膳过来。”

“如此,多谢大娘子了。”沈乾修口头答谢,微微点头。

沈贺站在沈乾修的旁边,感觉这屋子里的暖气,以及传来的香气,四面奢华的厅堂,以前从未见过,不禁好奇地东张西望,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

沈乾修微微踢了他一脚,才让他收回目光。

“小姐,沈公子来了。刚才祖母旁边的春菊叫姑娘去看一看。”采兰连忙走进院落高兴地说道。

江韵柔正在案板上练字,闻言,也抬起了头来,秀眉微皱。

江韵柔皮肤白皙,一张瓜子小脸,一双眼睛如同葡萄水灵灵的,灵动自然,穿着一袭淡黄色长裙,淡雅如兰,令人怦然心动。

“去吧,姑娘,正好也知道,合不合适,沈公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那自然要去瞧瞧的。”江韵柔放下案板上的毛笔,在两个丫鬟的陪同下,来到大厅之中,走到那屏风之后暗暗窃听。

通过屏风,她模糊的看见对方的身形,身姿挺拔,模样想必也差不了。

“沈公子是天才,年少时成名,听说三岁识字,七岁便练的一手好书法。12岁便中了秀才,可谓是天纵之资。不过,确实没有听闻过沈公子的佳作,不如,公子即兴赋诗一首。”

高堂上,一群人正聊着诗词歌赋,江大娘子开口提了一句。

确是引来了江振兴看了她一眼。

沈乾修笑了笑,谈论了许久,他总算是看出来,一直不肯点头的是这位江大娘子。

自古以来,丈母娘都不好糊弄。

“今日趁雪前来,眼看天地一片苍茫,心中倒有些许感悟,正巧昨夜做梦,梦见了北国风光,如此便即兴作诗一首。”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秦岭南北,惟余莽莽,淮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愿与泰山誓比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