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会灭亡,决战汉中 8(1 / 1)

湘水划界后的孙权是更加膨胀的,两个膨胀的人对峙,其中一个瘪了,另一个别提有多膨胀了。光光一个对峙演习,孙权有了两个重大收获,一是长沙、桂阳纳入囊中,以后就算武力夺取荆州全境也更有把握;二是曹操亲征去了汉中,去年曹操刚在濡须坞吃瘪,我又拿下了皖城,现在不揍他更待何时。中国人的常用套话之一“哎呀,来都来了。”是啊,大军来都来了,不干点什么不是瞎折腾嘛,调头,我们直接往合肥走。为什么孙权对合肥有执念,毕竟从现代人的眼光看,坐拥长江防线又有最强水军加持,从哪里北渡长江不一样,但是合肥不一样,他对孙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直至现在,主流对孙权的评价还是守成之主,虽然孙权竭力在拓展版图甚至还一度发展到台湾,但是东汉的末年南境依然是十分贫瘠的,孙权甚至还要不断汲取山越的力量来充实自己,往北走除了襄阳这一据点外,只剩下合肥。前文提到,荆南四郡加起来都没有一个南阳郡富庶,漫长而脆弱的补给线,不适合从陆口直接北进襄阳。恰好此时曹操远征去了汉中,拿回哥哥孙策的“故土”,重新问鼎中原,立不世之功。膨胀的孙权,集结了号称“十万人”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往合肥开拔。事情不出意外,膨胀的人终究是吃了瘪,比起长沙和桂阳的望风披靡,合肥的守将主动出击,自信满满的孙权吃了瘪,往后撤想重整旗鼓,张辽不给机会,再次贴脸开大。一次夺取合肥的伟大战略计划,因为两次突袭给整崩溃了。

孙权与刘备不同,刘备一直是个游动的军阀,地方士族与刘备是投资人和被投资人的身份,孙权则是地方士族董事会选拔的企业经理,前期孙权还能不断开疆拓土获得利益时,矛盾并不大,孙权也能以武将兼县令的形式把控地方士族,一旦失败,就是矛盾爆发、利益重组的时刻,一个大家无比熟悉的名字进入了一线名单——陆逊,江东豪族陆家推举出来的话事人。

话说另一边,刘备火急火燎地带大军往回赶,赶到江州,看情况实在不妙,张鲁这是要完啊,赶紧派黄权去接他入蜀中,不说其他原因,没人比张鲁的人更熟悉汉中地形啊。可惜,张鲁投降键按早了,而此时的魏公也突然像变了个人,似乎是知道刘备不在成都,留下夏侯惇和张郃驻军汉中,自己回去了,合肥大胜东线无忧,中线襄阳有曹仁稳稳把守,西线拿下了汉中,一张天下一统的蓝图已经赫然展开。曹操此时膨胀无比,自己要干一件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大事,称王。建安二十一年,魏公再次升级为魏王,离天子只有一步之遥。似乎只要再进一步,自己就能实现“皇帝梦”。

知道这个消息的刘备是愤恨的,是不甘的。那个曾经和自己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的曹阿瞒,已经是魏王了,自己却只能守在益州和小半个荆州的土地上苟延残喘。两年的积蓄,刘备告诉曹操,失去的东西我一定会拿回来,不等曹操动手,刘备先出手了。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大军进入汉中。为什么挑这个时间点入汉中,因为实在是等不及了,夏侯渊、张郃正在把汉中的百姓迁走,而且工程量完成的差不多了。刘备心里暴躁啊:你把百姓迁走了,我还玩毛啊,学韩信出汉中入三秦,我出毛啊,大军从蜀中出来,到汉中粮食就吃完了。曹操这招叫不战而屈人之兵,蜀中往汉中,三秦往汉中,路都很难走,既然难走,那就把这里变为废地,刘备想来搞事情,我就派人过来跟你汉中鏖战。刘备也急,但是打仗不能急,刘备的眼光尖锐,封锁武都,先不让百姓迁走。吴兰、雷铜直插武都,结果团灭。要完要完,出师不利啊,刘备心想既然不能封锁道路,那么就让夏侯渊、张郃和我对峙,让他无心再派兵力迁徙百姓。刘备的第二步,对峙阳平关。直到第二年春天,阳平关依然在曹军手中,刘备等不及了,翻山越岭直接踏入汉中,与其在一个关口鏖战,不如化被动为主动,进入汉中腹地,让夏侯渊分兵。定军山,这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名字,成就了刘备,成就了黄忠的圣地,这个实现大梦的第一步,现在已经在刘备手上了。夏侯渊害怕了,阳平关腹背受敌,又是熟悉的剧情,分兵对峙,夏侯渊引军驻扎在定军山脚下。杀神黄忠出现了,这个史书记录“常先登陷阵”的老将,一脚油门轰下山把西线指挥官夏侯渊斩了。这个收获是意外的,刘备原有的战略构想并不是鲸吞汉中的曹军,而是占领各个隘口,切断汉中与长安、西城之间的联系,进而逼走曹军。谁承想,搞死了夏侯渊。虽然西线指挥官阵亡,但是曹军也并未慌乱,张郃临时接任,依旧守着阳平关。阳平关在曹军手上,你刘备的后勤补给线就更难,迟早耗死你。战争的结果是未知的,曹操率领大军进驻阳平关,刘备的劣势愈加明显。

赌徒不甘心失败,在汉中输了,那以后真没我刘备什么事情了,而且汉中我已经进来了。刘备第一步,收缩兵力,固守已有地盘;第二步,这是刘备致胜的关键,职业赌徒梭哈了,要求蜀中百姓女子当运、男子当战,都给老子上,老子不过了,就是要在汉中争口气。刘备这边后勤补给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曹操那边可就难了,不管是从长安还是许昌的补给线都毗邻敌占区,很容易受到干扰。此时,主人公再度登场,刘封领军在阳平关外面挑衅,申请单挑。史书并未明确刘封是申请单挑决斗还是领兵挑衅,但从曹操传信曹彰来汉中的事实可以看出,刘封这小子在阳平关前骂的估计很脏。看到别人家孩子出息,最生气的往往是自己家长,从曹操身上也能看出,国人“拼娃”的劣根性也从来没杜绝过。没多久,曹操撤兵,因为我们的魏王下不了这么大的决心因为一个人口几近归零的汉中而让自己辖区内的百姓“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刘备集团迎来了他们的高光时刻,刘备占领汉中,他已然达到了灭秦后刘邦的高度,现在他和曹操是平起平坐的,你是魏王我是“汉王”。但是刘备失去了一个先决条件,汉中这块在秦末可能并不富庶的土地肯定也比现在曹操迁完大量百姓的汉中富庶,直接从汉中入三秦,已然不现实。还是老毛病,刘备膨胀了,他太渴望更进一步了,剿灭曹贼是他的唯一途径。刘邦有一个韩信,刘备也需要一个韩信,谁是他的韩信——刘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