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相见(1 / 2)

是夜。

南城一座深宅中。

杨士奇静坐厅堂之上,手指轻轻敲击几面,有节奏的打着拍子,嘴里还颇有兴致的哼起了小曲。似乎心情很不错。

管家杨福侍立身侧,时不时往堂外张望。

这座宅子,是杨士奇的秘产,知道的人很少。平常只有一位家中老人在此料理。

“杨福,廷益家那小子你见过,觉得他怎么样?”

杨福笑了笑:“老爷,待会儿他来了,您不就能瞧见了么?”

“这不还没来么?和我说说。”

杨福略沉思,后开口道:“样貌嘛,和于侍郎比起来,是差上不少。但精气神倒是很足,让人看一眼就能记住。”

“没了?”

“老爷,我就见过他两次,还都是急匆匆只打了个照面。哪能看出许多?”

“廷益家那二小子,我倒是见过,那时候还在襁褓,听说廷益将他送回钱塘老宅了,很少在京。至于这个老大,只是听廷益提过,是他收养的孩子,这些年跟着他一直到处跑,倒是从没见过。只有她家最小的那个丫头,我印象最深,像小太阳一样。”

“于侍郎一家人,几地分居,一年也难得见上一次。怎么就生出这等祸事来?”杨福叹道。

杨士奇突然郑重起来:

“杨福,京城百姓和一些官员家的下人,私下都怎么议论我的?”

杨福一愣,继而笑嘻嘻道:

“老爷昨夜当街收下拦轿喊冤的匠人们‘血状’,为民伸冤的壮举,提起此事,哪个不竖大拇指?”

杨士奇似笑非笑,仿佛要将杨福看穿一般。

“别和我打马虎眼,我是说这件事之前。”

杨福立马回道:“京城百姓提起‘三杨’先生,哪个不说好?”

杨士奇冷哼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那些人私底下都在传什么。说我老了,腰杆也软了,挺不直了。还有稷儿……唉……!”

说着,杨士奇长叹了口气,就要起身。

杨福连忙去搀扶,安慰道:

“那些事都是谣传,小少爷现在好多了,哪有他们传的那么不堪。”

杨士奇却兴致缺缺,似不想提那个最让他烦心的小儿子。

杨福也连忙转移话题,故意拉着一张脸,责怪道:

“这人怎么还不来?哪有让长辈等的道理?”

杨士奇摇了摇头,笑骂道:“本就是咱们来的太早,相约见面的时间没到,怎么能怨人家?”

杨福却继续责怪:“他一个晚辈,不该早早赶到,在此候着么?”

杨士奇正要开口。

厅堂外传来一道揶揄声:“杨大叔说的是,我是该早早就候着。”

杨福表情一滞,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看着进门的年轻人,羞愧的低下了头。

背地里说人,被人当面撞见。杨福活了大半辈子,从没像今日这般尴尬。

于康进门,先是对杨士奇大礼参拜。

“小子于康,见过阁老。”

继而又对着杨福一拜。

“杨大叔,小子来迟了,您教训的对。”

杨福更加无地自容,恨不得立刻就寻个地缝钻进去。

杨士奇看出他的窘迫,笑着挥了挥手。“你先下去吧!在外面候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