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今夜无眠64(1 / 2)

于康离开杨士奇的南城秘宅时,天已经完全暗了。

入夜后,天气比之前更凉、更冷。

杨福先是伺候杨士奇坐定,接着又为他披上一件厚厚的貂皮大氅。

他本想劝说老爷回宅邸,但看到老爷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就又忍住了。

只是在心里埋怨于康,对一位老人家,竟然说出那样重的话。

这哪里是晚辈,简直就是活祖宗。

正当他在心里,将于康不知埋怨了多少遍,暗自得意时,老爷的声音在杨福耳边响起。

“杨福,你跟着我这么多年,是不是也觉得近年来,我对于内廷侵夺内阁权力,应对时的手段,过于疲软。”

杨福忙道:“内廷携陛下之威,若不是老爷和其他几位辅臣周旋护持,怕是满朝文武都得受内廷欺压。”

“难道现在就没有欺压么?近来,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朝中五府六部九卿,各堂官,几乎有大半都受到内廷折辱,甚至二品、三品大员,动辄廷杖,戴枷,系狱。以致臣子颜面尽失。”

杨福又在心中埋怨于康一句后,讪讪道:

“老爷,虽说如此,但是他们最后,大多也都保住了性命和官位,这都是您和其他几位的功劳啊!”

杨士奇却似没听到一般,喃喃道:

“朝臣受尽折辱,面对内廷宦官,个个自危。为求自保,屈膝逢迎,政事听由内廷摆布。就连我……也不例外。”

“老爷……!”

杨福瞪大了眼睛,眼睛中慢慢蓄起两泡老泪。

老爷怎可说出这种话?他可是历经四朝的元老,内阁的首辅大臣,受天下敬仰的西扬先生。

他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

只是,这些话,却又都是真的,杨福心中替老爷憋屈。

“老爷,您如此做,都是为了大明朝,为了朝堂稳固,为了百姓安康。”

杨士奇面带讥讽。

“于家小子看的明白,就是我等这班老臣,昏聩年迈,只知一味妥协忍让,竟让内廷气焰越来越嚣张,他们阉宦侵掠朝政至此,皆是我之过也。”

“朝中诸臣,面对内廷,唯唯诺诺。每逢奏对,只看内廷脸色。科道言官,唯内廷马首是瞻。皆是我之罪也。”

“先帝临终托付,短短六年,因我等一班老臣软弱,拖累朝局至此,死后又有何颜面去见先帝。”

说着,两行浊泪,顺着沟壑纵横的面颊,慢慢滑落。

“老爷……!”

杨福不知该如何劝,只是眼巴巴的看着老爷伤心,自责,后悔,垂泪。

杨士奇双眼空洞无神,肩膀无力低耸。

缓缓行至窗前,望着窗外悠悠月影。

“无诤臣之心,何以行宰辅之权?只愿得过且过,缝缝裱裱,挨过最后几年,一切自有后来者收拾这个烂摊子。直到今日,我才看明白,原来老夫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老夫有愧圣贤教诲,有负先帝所托,何以身居要位。”

“老爷,都是那姓于的小子胡说,老爷不是那样的人。”

“杨福,到了此刻,你难道还不愿相信么?如今朝堂,何以敢言直谏者越来越少,屈膝逢迎者比比皆是。这都是内阁疲软应事之故,内阁乃是国之政务总魁,几位阁臣位极人臣,是天下官员表率,我们都是如此,又如何去怨别人?”

说到此处,杨士奇老眼中光芒大炽。

“老夫还能活几年?一副垂死皮囊而已,便是舍此残躯,又能如何。”

“老爷……”

杨福心中有些害怕,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一声声‘老爷’叫着。

杨士奇突然转身,

“杨福,于家小子刚刚提醒我,家宅之事。你说,他说的,是不是杨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