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截胡51(1 / 2)

正统皇帝朱祁镇,携着满腔怒火,要上内阁质问杨士奇。

朱祁镇虽然算得上年轻气盛,也正处在冲冠一怒,不管不顾的年纪。

但其实面对经常‘劝导’他,喜怒不形于色的王先生,他其实很少失态。

像今日这样,携着怒火,要找上门要说法的做派,以前根本没有过先例。

他本不该如此失态的。

王振见此,欲言又止。

想了想,最后还是‘诚恳地’劝道:

“陛下,杨士奇四朝老臣,又承先皇托孤之重。对他,陛下还是应该妥善处置。即便真的有些错处,陛下也当宽宥,不置令老臣失了颜面。”

朱祁镇回头,对王先生这种妇人之仁的话有些失望。

“王先生,太祖高皇帝时,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等这些人,都是陪着太祖爷打天下,立下过大功的。后来他们结党营私,败坏朝纲,太祖爷是怎么对付他们的?”

不等王振回答,朱祁镇又道:

“虽然王先生也和我说过,对待边将,地方大臣以及巡抚地方大臣,当宽宥,这个我也认同。可是这里是京师,政命拟定、集散之处,一应政务稍有不慎,就会遗祸整个天下。更何况内阁这样,重中之重的地方。”

最后,一展衣袖,说出一句。

“结党,历朝历代,只要沾上这两个字,就没有安宁的时候。王先生不必再劝。”

王振满脸‘羞惭’之色。

对着朱祁镇拜道:“陛下,是我想的太简单了。唉!西扬先生这次或许真的做错了。”

“王先生不是想的太简单,而是心太软。”

两人正说着,皇帝的仪仗行伍,抬着杏黄色的乘舆,来到近前。

另有一乘两人抬小轿停在陛下乘舆之后。

这乘小轿,是朱祁镇对王振的特殊优待。

王振刚伺候朱祁镇上了乘舆。就看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兴安,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

心里正在猜测,就见兴安扯着嗓子大喊:

“陛下!陛下……!”

朱祁镇扒着乘舆的扶手,循着声音望去。见是兴安,就吩咐抬轿的太监先停一停。

兴安来到朱祁镇近前,喘着粗气跪下禀道:

“陛下,太皇太后请您即刻前往慈宁宫。”

朱祁镇皱了皱眉,扬手示意他起来说话。

“皇祖母找我?可说了什么事?”

兴安缓缓起身,瞥了眼身旁的王振,‘如实’奏道:

“太皇太后没说。”

朱祁镇看了看王振:“王先生可愿与我同去,你也有日子没去和皇祖母请安了。”

王振一听,吓得一哆嗦。

整个紫禁城,他最怕那位,哪里敢去。

只能讪讪笑了笑:

“陛下,太皇太后寻陛下过去,一叙祖孙之情,我去了碍眼,还是不去了。陛下有兴安公公在跟前伺候,也是一样的。”

说完,对兴安狂使眼色。

兴安自然知道他因何如此。且王振若真去了,反而不大好。

这种时候,白白卖他个人情,挺好。

于是顺着王振的话,催促道:

“陛下,我瞧着太皇太后像是挺急的,您看……!”

“什么?皇祖母很着急?你怎么不早说?起驾,现在立刻就去慈宁宫。”

朱祁镇也顾不上王振了,催促抬乘舆的太监赶快走。

至于兴安,他可没有享受乘坐小轿的资格。

而且他也怕王振拦着他追问,于是赶紧追着朱祁镇的乘舆,一路小跑着向前。

直到朱祁镇乘舆已经远去,王振这才回过神来。

此时,他已是换了另一副脸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