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金波的运输队送来了煤15(1 / 2)

双水村的办电工程结束了,变压器也经过了调试,一切正常。但后续的工作量还是很大,而且很复杂,涉及每家每户的电表、刀闸、保险、开关、插座等配套设施。因为所有人还是头一回接触到‘电’这种新生事物,对于电的基本性能和使用常识一无所知,所以一切安装细节都必须经过石圪节乡变电站的专业电工进行安装调试,这个过程需要稳妥、仔细,必须保证绝对安全。

孙少安的砖厂已经开始用上电了,二锤在部队学过用电技术,懂得一些电气基本常识,少安就安排他兼任了全厂的电气维修。后来金俊武又准备让他连村里的电工也暂时兼任着,但是村里的事要比厂里的事更多,金二锤根本就忙不过来。后来田海民推荐他哥哥田海军当了电工,理由是田海军在县城大修厂当过临时工。

金二锤和田海军正式上任了。

变电站上还给他们弄了套电工工具,每个月还给他们少量的工资。田海军在“公家”上过班,平常就是干干净净的,现在又成了电工,每天更是溜溜达达,人模鬼样的。他长得高大威风,头发梳得油亮,嘴里叼着香烟,像个富家的公子哥似的。但是村里的人们对他却是敬而远之,敬他因为他是电工,有些电上的事要求助于他,远他是他和田海民一样,对待老人不好,不仅如此,这人还有沾花惹草的毛病,和村里的一些不本分的婆姨不清不楚的,让人说闲话。

这天河南姚师傅找到孙少安,说不想再经营那个小砖窑了。原因是孙少安的砖厂越来越大,还上了新设备,还用上了电,这种大形势下,那种小砖窑的生产模式就明显落后了,产量少,成本高,劳动强度还大,工资也不如大砖厂这边高,有的工人也不干了,跑到大砖厂这边来了。

孙少安仔细一考虑,确实是个问题,像自己的砖厂这种大规模扩张,对于小砖窑会造成残酷竞争,或者是生存状态的挤压,小砖窑肯定扛不住的。再说,一个外地人到一个陌生的区域做营生,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小打小闹,生存是很困难的。这个小砖厂是他创业的基础,本想是让给姚师傅独立经营,可以多收入一些,没想到出现了这种情况。唉,这也是自然规律,换作自己如果干小砖窑,大砖厂是别人的,自己也就惨了。没什么可留恋的,关就关了吧,旧机器处理掉,连同姚师傅和所有工人都到新厂这边来,姚师傅仍旧担任“总工程师”,收入不比以前低,姚师傅自然非常满意。

月底的时候,金波的运输车队来了,满满的十大车,又是煤块又是粉煤灰。在石圪节的大街上,人来人往。一辆接着一辆的拉煤车缓缓地通过。

街口处,大槐树底下,有几个日常摆摊的商贩在忙碌着。孙少安远远地看见金波从一辆汽车上下来,连忙迎上去。

天气很热,两个人来到大槐树底下凉快一下。

金波擦了擦汗说:“少平说先拉这十车试用着,不够了随时可以运。这个运输队是我找的人,临时帮忙的。以后根据生产需要,固定下来每个月要多少车,我再按照这个数安排固定的车辆,”

“好的好的,金波,累坏了吧。”少安说。

金波说:“没事的。”

少安故意大声说道:“哎呀,这么大热天,要有个卖茶水的多好啊!”其实他早就知道他的身后就是马来花的茶饭摊,马来花正看着他们呢。

马来花一听,知道这是孙少安故意说给她听呢,于是一撇嘴说:“孙大厂长,别在那装蒜了!想喝水了自己倒!”

少安一回头,假装惊奇地说:“哎哟,来花婶子在这呢。你怎么不早说呢,看把我们热的。”

马来花说:“我踹你两脚!”

回到砖厂,少安赶紧安排孙玉亭去准备饭菜,金波说:“都是不错的哥们,不要太客气。”

少安说:“说得哪里话,别说是运煤车来了,就是平常你能来我这坐坐,我也是高兴啊,你和少平都是好样的,多亏你们的助力呀,不然要跑通这些事情,费力劳神的,还不把我累死。”

少安告诉金波,少平过几天回来,家里给他补办个婚礼,金波高兴地说:“到时我一定来!”

孙玉亭拉了个菜单,有肉、有菜、有西瓜,然后安排金强去米家镇买。虽然石圪节就在眼前,但是市场商品不如米家镇齐全,米家镇远点没关系,有摩托车啊!金强骑上少安的摩托车,瞬间穿过双水村,直奔米家镇。

双水村闲话中心的人们看见公路上大红色的摩托车一闪而过,又伸长了脖子开始议论了:“哎,那不是金强吗,他怎么也骑上摩托车了?”

“看清楚了,那是孙少安的,他金强能买得起摩托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