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侥幸心理482(2 / 2)

  当然不是谁微操都厉害,能精准的把握住这其中的度量,所以总会有一些地方的百姓活不下去,然后官逼民反了。

  然而先帝用事实告诉了所有人,他可以对贪污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谁逼反了百姓,谁倒霉,谁求情都没有用的那一种。

  另外了,先帝用人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哪怕就是在外人眼里顺风顺水的年羹尧,其实也在先帝的手下办过一些小差事,办得坦坦荡荡后,先帝才对年羹尧委以重任,而非直接空降。

  那种没办过什么差事的人,没有实操经验的人,皇上就算再看好,也只会像蕙兰的哥哥高瑞那样塞到皇宫的侍卫大军里,让其历练一二,表现好的,才会慢慢的委以重任。

  而现在被隆科多和年羹尧举荐上位的那些人,不少人都是直接空降,一点实操的经验都没有。

  那这些人怎么办了?

  这里就要说一下为什么胤禛会那么讨厌隆科多的原因。

  一方面是当年他继位的猫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佟家。

  佟家为什么能被称为,“佟半朝”,就是因为在一废太子之后,佟家利用先帝对皇子们的不信任,举荐了很多自己的亲朋好友,而这些亲朋好友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

  没能力怎么当官了?

  这里就要涉及到了一个外地做官的潜规则了,那就是——雇佣本地的师爷治理民生、雇佣本地青壮当衙役。

  所以才会有那么一句话——流水的知县,铁打的胥吏。

  这些本地的师爷,一般都出自地方豪强,即便祖上不是,但等多当了几年师爷,也变成了地方豪强。

  而那些衙役,也多是地方大姓之家,在地方里人多势众,如此才能管得好治安。

  民生有师爷,治安有衙役,官员只需要捞银子就是了。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员都这副样子,人都有私心,都想过得更好,以师爷为首的那些人,怎么可能不趁机捞些好处。

  这还算是人品不错的,只是捞些好处,要是遇见一些人品不好的,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不知道。

  毕竟有些时候,人的下限,就是永远没有下限。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别人干不出来的。

  或许不是佟家开的这个头,但在胤禛眼里,却是佟家将这个,“好习惯”发扬光大的。

  因为之前先帝和其他皇帝玩平衡玩的不错,没有真正的有一党是一家独大过,哪怕是当年的鳌拜,其实那也只是因为宗室权王们想要看小皇帝的笑话而已。

  所以一般情况下底下的官员不敢闹得太过,以免被对方抓到把柄,告到皇帝那里去,没了乌纱帽和性命。

  而佟家这里,当时的先帝以为两废太子,已经没有多少精力去管这些事情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儿子和宗室身上,对于外面的官员,唯一的标准是对他忠心,也不是能力和人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