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利弊权衡(2 / 2)

  “你不愿意?”胤禛有些诧异的看着蕙兰问道。

  他想过各种可能,唯独没有想到过蕙兰会不乐意。

  从胤禛答应年贵妃的请求,到现在胤禛来翊坤宫和蕙兰说这事,中间可是隔了好几个时辰。

  这几个时辰胤禛在做什么了?

  沉浸在年贵妃病逝里无法自拔?

  当然不可能,胤禛可没有真爱人设。

  他只是在冷静的思考,将九阿哥福惠交给蕙兰养着这事的利与弊。

  别看他嘴上答应得好,但如果这事对他而言是弊大于利,胤禛是不会因为答应了年贵妃就真会这么干。

  政治生物的话,你信了,你就完了。

  从理论上讲,现如今身份上能有资格抚养九阿哥福惠的人就只有:皇太后、皇后和蕙兰。

  从单纯的养儿子这事上讲,这其中自然蕙兰是佼佼者。

  但这是不涉及朝堂的想法。

  九阿哥福惠是一个皇子,他的母族是年家,虽然比不上八旗传统名门,但现在的势力也不弱,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尤其是现阶段的年羹尧,名义上他可是川、陕、甘、云四省的政权和兵权的老大。

  有了这些资本,即便是九阿哥福惠尚未长大,也能让不少人高看一眼。

  最重要的是,四阿哥弘昴身边早就已经形成了利益集团——郭络罗氏一族、乌拉那拉氏一族。

  一些人挤都挤不进去。

  但这些人又不甘心,自然会另外想办法——投靠其他皇子,支持其他皇子。

  一如康熙朝除开皇太子一党的其他党羽,不少人其实都是够不着皇太子,但又有野心,所以支持了其他皇子。

  胤禛对这方面可太熟悉了,他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对于这事,胤禛设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就完全表明了他的态度。

  他不想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为了皇位相互争斗起来。

  但现实是,有些事情并不会以你的意愿进行,不然今日也不是他坐在龙椅上,胤礽早登基了。

  因此对于九阿哥福惠的归属,也必须要尽量避免这方面的情况发生。

  九阿哥福惠还小。

  年家里,年遐龄已经致仕,头衔再多,也是荣誉头衔,虚职,在朝堂上没有多少影响力。

  年希尧是个典型的理科学霸,爱好就是研究学术,撰写了好几本传世大作,是有名的大才子。

  但胤禛交给他的一些无关朝堂的小事,年希尧不仅不积极,反而直接忘掉去办,还是半年后胤禛写信提醒他,年希尧才想了起来,然后一脸你耽误我研究学术,态度十分敷衍的去办。

  而野心最大的年羹尧,这会儿面对罗卜藏丹津的围城,困守西宁,正在焦头烂额中,哪有心情考虑这些事情。要考虑,也得等他大胜归来后。

  所以现阶段,九阿哥福惠和年家都不可能站出来主动参与争夺皇位,最应该警惕的是那些扒不上四阿哥弘昴,又野心勃勃之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