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决策30(1 / 2)

黄寰面对圣皇,神色凝重地陈述道:“陛下,若您有意立小公主为太子,则必须先行清除朝中一大障碍。那便是如今权势滔天的大将军穆循芮。只有除去此人,方可确保未来皇太子的平安无忧。”圣皇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深知黄寰所言非虚,穆循芮的势力已然威胁到了皇室的安稳。

于是,圣皇立刻下令,命人速速宣召何进入宫,商议此事。而在这紧急召见的背后,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那穆循芮,原本出身卑微,只是一个平凡的杀猪匠。然而,命运却将他推上了权力的巅峰。只因他的妹妹,那位倾国倾城的穆皇后,深受圣皇宠爱,诞下了皇子姬无漾。凭借着这层关系,穆循芮得以在朝中步步高升,最终执掌大权。

此刻,大将军穆府内的气氛显得异常凝重,仿佛一块巨石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穆循芮,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他的直觉告诉他,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莫名的不安。

这时,宁静的书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像是雨点急促地敲打着地面。紧接着,一个太监那尖细而有力的嗓音划破空气,穿透书房的木门:“穆循芮接旨!圣皇有旨,宣穆循芮即刻入宫,不得有误!”这嗓音尖锐得如同针尖,却又充满了力量,回荡在空旷的庭院之中显得尤为清晰。

穆循芮心中猛地一惊,手中的笔瞬间从指尖滑落,落在宣纸上,溅起一滩墨花。他立刻放下笔,站起身来,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疑惑与不安。他迅速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确保没有失态之处,然后缓步走出书房。

庭院中,阳光洒落,照亮了一个身着明黄色太监服饰的身影。那太监尖细的脸庞上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眼睛眯成一条缝,似乎在打量着穆循芮。穆循芮微微低头,以示对皇权的尊重,心中却暗自忖度,不知圣皇突然宣召是何用意。他深知皇命难违,但心中又不禁涌起一丝疑惑和不安。

“不知圣皇召见,所为何事?”穆循芮试探着问道,语气中透露出几分谨慎。他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揣测,圣皇素日里政务繁忙,此次突然召见,必然事出有因。

太监眉头一皱,那双锐利的眼睛似乎能洞察人心,他冷冷地开口:“穆大人,圣皇的旨意岂是儿戏?岂容你讨价还价?速速随我入宫,否则耽误了时辰,你可担待不起。”

穆循芮被那威严的语气震得心中一颤,他知道与太监争辩无益,只得点头称是,跟着太监匆匆出了府门。府外的马车早已备好,他心中却是翻江倒海。圣皇突然召见,必有要事相商。难道是与近日来圣皇修炼重伤的传闻有关?他心中暗自猜测,却又不敢妄下结论。他深知圣皇的脾气,若是此事处理不当,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就在穆循芮准备登上马车的那一刻,他突然停下了脚步。他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对着那位满脸威严的太监,沉声道:“公公,在下有一事相求。”

太监眉头一挑,似乎对穆循芮的突然转变有些不满,他冷冷地说道:“穆大人,圣皇的旨意岂能随意更改?你有何事,速速说来,莫要耽误了时辰。”

穆循芮深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胸膛,坚定地说道:“公公,在下身为将军,职责所在,不能轻易离开军营。今日圣皇突然召见,在下深感荣幸,但军营之事亦不可轻视。若圣皇真有要事相商,可否请公公转告圣皇,待在下安排好军营事宜,再亲自入宫觐见?”

太监闻言,眉头紧锁,那双锐利的眼睛直直地盯着穆循芮,似乎在审视他的诚意。片刻后,他冷冷地说道:“穆大人,你可知道拒绝圣皇的旨意是何等罪名?你可曾想过后果?”

穆循芮微微一笑,道:“在下自然知道后果,但身为将军,我不能因个人之事而置军营于不顾。若因此获罪,我亦无怨无悔。”

太监深深地看了穆循芮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穆大人,你的决心我已知晓。我会将你的话转告圣皇,但结果如何,我无法预料。你需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

穆循芮微微颔首,以示对那位太监的尊重。他轻轻地行了一礼,动作间流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随后,他转身,步履沉稳地迈向府内。他的心中清楚,自己所做的这个决定,或许将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甚至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然而,他并不畏惧。身为一个已经踏入化身期的强者,他早已习惯了在风雨中前行,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他知道,有时候,直觉比任何计划都更加可靠。

......

他在府邸内徘徊了许久,心中反复思量着对策。最终,他决定向楚恒、郭奉孝和颍川志才三人征求意见。这三人已经在将军府逗留了两月有余,他们不仅深得穆循芮的信任,而且各怀绝技,才华横溢。楚恒善于谋划,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中找出破局的关键;郭奉孝则精通兵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敌人制定出不同的战术;而颍川志才则善于分析情报,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出有用的线索。他们三人被誉为“将府三才”,是穆循芮不可或缺的智囊团。

穆循芮紧急召集了楚恒、郭奉孝和颍川志才三人。四人迅速齐聚于府邸的书房内,房间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桌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地图和情报卷轴,显得异常繁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