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132(1 / 2)

“筠亭…。”紫鹃眼角渐渐浮出水光,她不知道怎么形容心中的激动。

从来最简单的要求往往是最难做到的,古时代的男子对于收纳侍妾均视为常事,要于身于心都只为一个人而守着,那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再怎么想做也避不了来自长辈的阻挠和世俗眼光的压迫,明瑞却能于二十年间始终如一,而对她的要求竟是简单的只求她心中有他一人,未曾动摇?是啊,她又怎么可能不对这样的他挂念如斯?落入此间近三十年,她能遇到这么样的一个人是多么地不易?若她还想着三心二意那就真是该死了。

第七十六章

乾隆近日来感觉精神有些大不如前,加上几年前受的伤看似无碍,其实还是伤到了筋骨之中,他虽然强撑着身子打理朝政,但是自己也觉得终究不是办法,让永琮前去缅甸战地看似冒险了点,但也是对他能力的考验之一,听到永琮回京后对他所做的禀报,条理分明且能抓住要点,便觉得永琮算是有所成长。

永琮回京之后,又在五部里旁学了一圈,得回的消息都算是尚可后,他才开始认真考虑禅位的问题。

“皇上,哀家听说你昨日召见太医,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皇太后看了看乾隆的脸色,感觉最近似乎苍白了不少,心中不免有些挂念。

“皇额娘,朕没什么事,昨日只是突然想起许久未让太医看看身体情况,才召了太医过去的。”乾隆笑着安慰道。

“哦?那太医怎么说?应该没什么事吧?”皇太后又急切地问道。

“这…,太医说大致上都还不错,就是之前落下的旧伤难道有些后遗症,能多休养是最好的。”乾隆有些迟疑地道。

“是吗?皇上日理万机,哪能说休息就休息的,除非…,皇上可是有打算了?”皇太后似乎也冷眼旁观了很久,乾隆最近把不少事都交代给永琮去做,想来是有那个意思。

“皇额娘…,朕想…永琮虽然还年轻,可是做起事来也已经圆融不少,若可以的话…。”乾隆虽然想到要让出皇位,多少有些舍不得,但是现实所逼也是无奈,与其等到那时永琮慌忙接手,还不如趁着这时候让他上位,自己在后面看着,有事时也还能帮衬一二。

“哀家年岁也大了,操心不来这许多事,唯一在乎的也只有皇上您而已,永琮那孩子,哀家看着也是不错,比起永琪…唉~那是真没法比了,只是您真的已经决定好这么做吗?”皇太后想了想,皇上让位之后,自己虽然仍是后宫之中最尊贵的一人,但关系终究远了点,不过永琮身为元后嫡子,行事颇受赞扬,继位自然是名正言顺,既然皇上心思已定,她又能说什么呢?

“皇额娘放心,朕已经决定好了,待万寿节那时便昭告天下,禅位于永琮。”乾隆慎重地点头道。

皇太后闻言不再说话,母子俩议定之后,乾隆又召来几位亲王商议此事,诸位亲王也没有什么异议,这件事也就这么定案了。

紫鹃没想到明瑞的伤才好,复任兵部尚书兼议政大臣的职位不过几日,父子俩就从圆明园那里带回了乾隆禅位的消息。

“为什么呢?皇上不是没什么事吗?怎么好端端的要禅位。”紫鹃坐在父子两人面前,严肃地问道。

“皇上看来并非无事,前两年在江南所受的刀伤恐怕还是留了些后遗症,他不愿永琮像他一样到时弄得措手不及,干脆就退到幕后辅佐永琮处理国事。”茂伦略思索了一下,才说道。

“朝中大事岂能妄议,皇上怎么决定,咱们怎么办就是了。”明瑞眉头微皱,低声警告着茂伦小心说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