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36(1 / 1)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篇中有隐约提到一位名人,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谢道蕴其人,谢道蕴因八岁那年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让她在后世拥有‘咏絮之才’的盛名,可是这样的一位聪慧女子,因为她的才气过人、聪明果敢,以致于她对她那个才气平庸的丈夫王凝之始终没有真正的男女之爱,只有平淡的夫妻之谊,她愿意谨守妇道,但不曾想过改变夫君,因为她认定王凝之是个不可造就的庸才,‘孙恩之乱’毁了王凝之一家时,谢道蕴也只晓得自救而已,如此看来,谢道蕴虽然看似学识渊博,时时能与人通辩无碍,却也仍然是个闺阁女子罢了…。

☆、第二十二章

其实孟芳夏自从来到书院后,除了有几次遇上梁山伯主动来找他们说话之外,她和那两人并没有多少正面上的交往,甚至与祝英台之间,更是没说过半句话,其中最大的缘由却并非因为孟芳夏的懒散,而是祝英台的刻意回避,孟芳夏虽然平日少与人接触,但也能感觉到祝英台对她的不喜欢,孟芳夏本来就不打算介入梁祝的故事,所以对这种情况虽然心里不舒服,却没有想过去改变什么,甚至也不预备和那两个本该是主角人物的人培养什么深刻的交情。

而那件事情的起因主要是这日下午,沈预主仆回到书院之后,墨儿见着暂且没什么事,就打算先回小厮房去,却没想到半路上被一直顺利躲开的祝英台给拦住了,祝英台对他说了不少叫人百思不解且意味不明的话,墨儿听的是一知半解,又正好被临时起意过来找墨儿的沈预撞上。

沈预原本想着不与祝英台当面起什么冲突,便借着别的理由拐弯抹角地责骂了墨儿一顿,照理说,一般人是不好插手别人的家务事,偏偏祝英台彷佛见不得沈预对墨儿的态度如此嚣张,且言词上处处刺着人心,因而出言维护还和沈预发生口角之争,最后沈预实在是气愤不过,直接拉着墨儿又再次下山去了。

“所以他们主仆如今不在书院里?可是我们回来时并没有遇见他们呀。”孟芳夏狐疑地说道。

“可能比我们回来时更早些时候下的山,有没有听说祝英台到底跟墨儿说了什么事?”马文才转头又看向马山,好奇地问道。

“当时他们站的地方有些偏僻,并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些什么,只一两个耳朵长的有听到一些言语,祝公子好像问了墨儿现在的年纪,又说沈公子肯带他来书院学习,虽然不能进讲堂,却也是难能可贵的,又提起大家私下曾流传的那些谣言,说什么她相信绝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不堪,还讲说他和梁公子一路来到余杭也是平平安安的,不过他们看到墨儿脸上只有很茫然的样子,似乎完全听不懂祝公子的意思。”马山连忙将自己打听来的消息说出来。

“我想…或许…祝公子把墨儿当成同类人了?”孟芳夏眨着闪闪发亮的双眼,眼底满是狡黠之意,她笑瞇瞇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她识人的眼光确实有些不好,那个墨儿哪里就跟她一样呢?也不过外表显得比旁人柔美些罢了。”马文才略一思索便明了孟芳夏话中的意思,有些好笑且无奈地摇摇头,那个祝英台怎么会以为墨儿和她一样是女扮男装?要说书院有和她一样情况的人,也只有孟芳夏而已。

“可不是嘛,还是我的眼力比她好,不过她总是防著书院里的其他学生,却从不对梁山伯有任何防备之心,倒也是怪事一桩,难道这个梁山伯有什么大来头是我们不知道的吗?”孟芳夏耸耸鼻尖,骄傲地点头附和了一句,又不经意地提起祝英台与梁山伯的关系。

孟芳夏听完马山的叙述后,就觉得整个事情发生的因果,纯粹是祝英台自己自找的麻烦,而且听起来似乎是祝英台把墨儿当成女子了,但却不知道祝英台为什么会断定墨儿是女子?明明自己在她面前也晃来晃去好几个月,她一直都没看出自己是女的,不是吗?那肯定是曾经有发生什么事情以致于让她误会了吧?不过也正好趁这机会把了解一下梁祝两人究竟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咦?小的之前没说过吗?梁公子和祝公子是快到余杭的半路上认识,然后一起又来书院求学的,听银心说他们还曾对着天地结拜过呢,只是说到这位梁公子嘛…应该没有什么背景吧?他家住在诸暨山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好像以前家里也有人当过一任小县官,后来又因为什么瘟疫的事就没了,家中也没有再出现做官的。”小秋极快地回了孟芳夏的疑惑,不过所知甚少。

“至于祝英台嘛,听说祝氏先祖在开国初期也曾是朝中大臣,后来因为与某些人理念不合,辞官之后才迁到上虞定居,传到祝英台这一辈也不过四五代,偏偏旁支虽多,本家却有祝英台一个…。”马文才等着小秋说完梁山伯的事之后,才接着说起祝家的事迹。

“这么说来,那祝老爷可真是幸运,生的是儿子不是女儿,否则若祝公子是位小娘子的话,将来祝老爷的的家产岂不要落入旁人之手?”小秋一脸惊险的样子,却是不知晓这祝公子还真是位女红妆…。

“咦…?”孟芳夏还真没想过这种事,现代人虽然也重男轻女,又因为朝代动荡,和时代的变迁,以前的大家族分化成许多的小家庭,社会上早就没什么百年大业的那种规矩存在,所以她很难想象一个偌大的家产落入外姓之手是多么不得了的大事。

不过如今听得小秋的话,她倒禁不住有些质疑平日看似老实本份的梁山伯究是真呆还是装笨?要晓得他本是穷人家庭出身,即便一心钻研学问,但若无途径得到中正的青睐,获得中正的品评,依旧是无法进入仕途,东晋的高级官吏中出自寒门的并非没有,却多半是因为受到某些高官的信任才得以有机会升任的,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梁山伯与祝英台交好的的原因便值得商确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