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1 / 1)

“既然都出来这么久了,当然不能再回去啦,不然爹和大哥知道我在半路上就病倒了,肯定不会再同意我出门求学的。” 孟芳夏一回就回绝了小秋的建议,还一副理直气壮、绝不回头的态势。

孟芳夏此时正一边和小秋说着话,一边把刚才从脑海深处冒出来的一些与原主有关的记忆片断整理了个大概,才知晓原来这个身体的名字和她前世同名,都叫孟芳夏,似乎是个喜欢读书的小姑娘。

而她的家-孟家在鄞县也算有点地位,是京城孟氏的旁支之一,不过子嗣不显,家中除了孟家父母,便仅有一位兄长名叫孟雁南,是个文才武学都不错的人物,曾经出外求学数年,前些年因得中正初评品第时即得乡品三品,后授任为给事郎中,去年再次评定后,侥幸升为乡品二品,如今已转任会稽郡府长史,嫂子是两年前才娶过门的,系出自无锡当地世族陈家,似乎是个性情温和的娘子,孟家父母感情甚笃,对两名子女亦疼爱异常,孟雁南对这个相差九岁且唯一的妹妹也是事事关切倍至。

不过家人们的宠爱并没教出一个刁钻霸道的娘子,相反地,原主本身可说是个乖巧柔顺的丫头,每日里除了念书、学女红外,从不曾独自出府,即便出府也是跟随在母亲身后,而这一次却不知为何缘故,突然吵着要父母同意她出门求学,孟家那三人虽然不舍却也拗不过小丫头的磨人,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听起来简直是祝英台的翻版。

孟芳夏暗叹一声,古代一个姑娘家独身出门在外过日子谈何容易?就算女扮男装也不见得事事都能蒙混过去,虽然她心里想过干脆打道回府比较安全些,可是真的再琢磨一番之后,却又是万般害怕在这时候回去孟家,毕竟不知为何死去的原主留给她的记忆太过零碎,她再会演戏,终究不是这个孟芳夏本人,行为举止绝对无法和原主相同,即便有办法骗过眼前这个丫鬟,也不见得能骗过孟家那三人,倒不如先去书院住上一两年,到时候就算再回去孟家,孟芳夏的家人发现她有什么不对劲,她也有个借口可以圆过去。

“唉!想也知道妳肯定会这么说的,不过奴婢得提醒妳一件事,最慢到了后天,咱们若再不出发上路,说不定会赶不上书院报名的时间,小娘子应该没忘记敷文书院每年只有四月份的时候才招收新学生,平日是一概不通融的。”小秋无奈地叹口气,然后提醒道。

“是吗?…我是觉得我已经好多了,不然明日咱们就赶紧出发吧,免得真的错过报名时间。”孟芳夏想着确实不能错过这么重要的日子,便揉揉双手的臂膀,笑着对小秋说道。

“小娘子真的没问题吗?”小秋狐疑地打量着孟芳夏的脸色,她也知道自家主子向来娇生惯养,不然不会才出门没多久就感染风寒,又怎么可能一下子痊愈呢?她暗想着还是托个口信回去给老爷吧,不然万一再出个什么岔错,就真的不好对府里的主子们交代。

“当然是真的,我要是身子不舒服的话,还能有力气跟妳废话这么久吗?”孟芳夏极没形象地白了小秋一眼。

“这倒也是,奴婢记得去年冬天您也是得过一场风寒,那次整整躺了五六日才能起身呢,而且那时的脸色苍白到连几句话都懒得跟奴婢开口,说是要节省力气,病方能好得快些。”小秋对孟芳夏的话依然没有起疑,甚至还不必孟芳夏花心思,就主动唠唠叨叨地说起不少这位小姐往昔的丰功伟业。

“真不晓得…到底是妳的话多,还是我的话多?怎地一说就没停的。”孟芳夏听着小秋话里话外的意思,她大概知晓这小姑娘是个体弱的主儿,不过虽然小秋主动说起原主的事迹,她却不希望小秋毫无分寸地一直揭露主子的糗事。

“小娘子!奴婢哪里话多了?不过平日习惯和春桃她们多说几句而已,哪像妳整日关在屋里,外面什么情况都不知道,还不是奴婢替妳打听来,而且只要少爷不来妳院子里走动,妳恐怕连咱们小院子的那道门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了,这会儿倒好,反取笑起奴婢多话来了。”小秋跺着小脚,貌似不满地低声抗议一句。

“知道啦,我只是不想让别人说我的丫鬟没有礼貌。”孟芳夏淡淡地应和一声,暗地里庆幸着原主不是个喜欢多说话的姑娘,以后她若是不常开口也不会引起小秋的怀疑。

“奴婢哪敢说什么,不过小娘子这次的决定可是吓了奴婢一大跳呢,真不知道妳怎么想的,未来姑爷是多好的…哎!糟糕,奴婢忘记顺便到厨房端药过来,刚才以为小姐不会这么早醒过来,一时间倒忘记这件事,小娘子,妳先在房里休息一会儿,奴婢顺便请店小二准备些清淡的饭菜,总得吃过饭后方好喝药。”小秋轻拍一下自己的脑袋瓜子,懊恼地转身又走出房门。

孟芳夏好笑且无奈地看向被小秋阖上的门扉,隐约还能看到她匆匆离去的身影,心里又想这丫头虽然话多,看起来心地倒还算纯朴善良,至少没把她这个病了几日的主子丢在客栈跑掉,不过古代的奴仆好像也不能私自离开,不然是要吃苦头的,有个忠心的丫鬟也让孟芳夏心里安心不少,如此一来又看出孟家人对原主的尽心之处,不过正在感叹自己有个忠心丫鬟的孟芳夏似乎没注意到小秋那句没有说完的话。

☆、第二章

第二章文才心切出鄞县 芳夏顺利至书院

孟芳夏主仆在客栈里仅多停留一夜之后,就从客栈再次出发前往余杭,日行夜宿的这段期间,孟芳夏还曾趁着空闲时略略地将原主随身带来的几本书籍看了一遍,从那粗糙的笔记纸上,方知自己居然来到东晋时期,如今在位的是晋穆帝,今年为升平四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