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国宝8(1 / 2)

   现在不吃饱,待会儿被放归后哪有力气赶路回基地?

   三辆运送余年的车往深山里开了快两个小时,才终于在一座山头前停了下来。

   基地早在半个月前就在考察余年的最佳放归地点了,经过专家讨论,最终他们一致决定,还是将余年放归到他之前的领地——也就是最初发现余年受伤的山林。

   这一片山林的植被茂盛,大半个山头都密布竹林,是最适合大熊猫居住的环境。

   并且更重要的是,这片山林附近一百多公里都没有发现其他野生大熊猫活动的踪迹。

   大熊猫要直到五岁之后才算成年,而余年今年刚满两岁,在大熊猫界还是一只未成年的小熊。

   尽管在基地养伤的两个半月时间里,余年长胖了一圈,可他现在地体型并没有发育到巅峰,完全比不上其他成年大熊猫,若是在野外因为领地跟其他大熊猫起了冲突,此时的余年下场会很惨。

   更何况熟悉的环境会让余年更安心。

   所以基地经过考虑后,就决定将余年放归在这片山林。

   特制的铁笼下装了滑轮,几名工作人员合力,将一百多斤的余年搬下了车。

   然后几人抬着铁笼子,又朝着山林深处走去。

   整个过程余年都乖巧得不行,在笼子里一声不吭,只是睁着他亮晶晶的眼睛到处看,努力记住周围的一草一木。

   经过半个小时的前进,工作人员们在一片茂密的竹林前停了下来。

   “就这里了,准备放归,其他人赶紧回车上。”负责人说。

   一名工作人员拿着摄像机,记录下了余年放归的最后画面。

   剩下的工作人员全部退到安全距离。

   随着“嘎达”一声,叶余年面前厚重的铁门打开。

   一阵冷风直接吹到了叶余年毛绒绒的脸上,三月的天气还是带着一丝冷意,更何况这里还是深山。

   但大熊猫厚厚的皮毛很好的抵挡住了寒风。

   叶余年知道自己“演戏”的时间到了,他缓缓站起身,伸出吻部,仔细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

   大熊猫的嗅觉很灵敏,叶余年也没有闻到什么令他不安的味道。

   也是,基地怎么可能会将叶余年放归到一片危险的区域?

   叶余年安心很多,这才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从笼子里面走了出来,朝着前方的竹林深处走去。

   工作人员一直看着余年的背影,直到黑白色的团子和竹林的深绿色彻底融合在一起,再也分不出区别,他们才响起一阵欢呼声,庆祝这次放归的圆满成功。

   当日下午,核桃坪基地的官博放出了一段经过剪辑的视频,视频内容包含了余年从基地离开到放归的完整过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