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坤姑娘夜奔救弟弟(1 / 2)

家里租的地少了王大个儿这个主劳力,又添了老娘生病不能下地,王坤英再壮也只是个孩子,霞侯一个人坐在田埂上哭,想着自己的命好苦。

霞侯用一根棍子敲空荡荡的米缸,王家日子再难堪,也没有听过米缸发出这般撕心裂肺的哭穷声。霞侯到邻居家借粮,头一遭借,邻居们抹不开面子,多少给一点,再去敲,门就不开了。

霞侯带着孩子们找堂兄帮忙,堂兄女人抹不开面子,打开了面袋子,她指了指王家的三个孩子:“这不是法子啊,大力兄弟也真是,自己拍拍屁股就走,家都不顾。”

要是为了这点粮食,堂嫂也未必话多,还不是过去王大力找堂兄借过钱,成了没影子的债。

堂伯母还要数落,王坤英听不下去,昂起脖子:“不借了,家去。”说毕,领着弟妹就走。

霞侯一把拽住侄女:“祖宗,说什么屎头子硬的话,家里没米下锅,吃个屁啊。”

霞侯也不想低头,为了一家子的嘴,她只好对堂嫂赔笑,堂嫂看着王坤英朝霞侯嘀咕:“不如叫两个丫头去做童养媳,大家都有活路。”

王家人喝着能照出人脸的面糊糊,连上门来瞧新鲜的邻居都看不下去,出门便说:“日到娘,王化生家的日子算是过到头了,两个女人,四个伢儿喝一盆子猪食。”

不光是大人看不下去,小孩子王坤英也知道这日子没法过了,她昂起头对孃孃说:“送我去当童养媳吧,换些米家来,弟弟妹妹跟奶奶还能吃几顿饱饭,奶奶能做童养媳,我也能做。”

自从堂伯母提了一嘴童养媳,王坤英就问奶奶什么是童养媳。奶奶说历古以来,穷人家日子过不下去,家里孩子又多的,就送丫头到好人家,长大了给人家当媳妇,老的小的都有出路,奶奶就是爷爷家的童养媳。

送孩子们出去的话,霞侯也跟老娘讲过,要是家里还有余粮,要是老娘还有精力下地,老人家是舍不得送孩子出去吃苦的,现在王家日子过败落了,孙女要像自己朝番子一样去当童养媳,她心里难过,却也知道没有别的出路。

老人家说等等吧,她在等儿子的银钱,可是王大力没有音信。

儿媳妇从城里托人带过米、带过借来的两块银元,这种日子也不得长久,王大力走时交待过母亲,自己万一回不来,就别为难女人,让她在城里重新找个好人家改嫁。

是儿子对不起儿媳妇在先,有儿子的话在,做娘的也不能依赖儿媳妇就这么混下去。

最终还是霞侯请了王家的长辈来拿主意,几位长辈背着手在空荡荡的茅屋里转圈,他们认为这个家确实过不下去了,依照穷苦人家的惯例,送家中女孩到人家做小媳妇,是王化生家最佳的出路。

最后是王大力的伯父拍板,王家堂嫂受众人之托,带着王坤英,拐七拐八走了七八里路,她们要去的是隔壁横港镇的富户范家。

那人家有两个儿子,大的已经有了童养媳,家中有十几亩地,一头耕牛,余粮充足,正想给小儿子添个小媳妇。

范家女人捏着王坤英粗壮的手腕,一看就是个干活的好帮手,心下立刻满意,嘴上却是相反的意思:“哎,个子不小,肯定能吃吧。”

王家堂嫂:“能吃,肯定就是能做,正好给你家添个壮劳力。”

范家女人注意到王坤英的一双大脚,略带夸张的口气:“哎呦,还是个大脚啊!”

王坤英接话:“大脚能挑担,我还会插秧拔草、养猪喂羊、煮饭呢。”

王家堂嫂:“就是,你找小脚的媳妇能干活吗?”

范家女人嘴笑开了口,其实说两句不称心的假话,是怕对方开出过分的条件,王坤英的婆婆从粮柜里估摸出二十斤大米拿麻布袋装了:“苦怜的伢儿,你爷爷以前也是有名的富户,只怪你那个化生父,这点米,带家去,过两天就来吧。”

王坤英不开心别人叫他父是化生,只是现在失去了辩驳的底气,她把二十斤米扛在肩膀上,说认得回家的路,就低着头独自走了,范家女人在背后夸赞这孩子力气是不小,暗自庆幸捡了便宜。

范家女人留王家堂嫂说两句话:“你是帮老王家积功德,做善事,她父在上海认真没有音信,认真不会反悔吧?”

王家堂嫂:“对的,老王家的事,我们不出力,谁出力呢,可怜的伢儿。今天的事你把心放在肚子里,家里老人商议过,板上钉钉的事,以后这个丫头就是你们家的了,你可得好好谢谢我,捡了一个大便宜。”

范家女人也知道不能白捡一个便宜,她又打开粮柜,给王家堂嫂装了几斤米。

扛着二十斤米,走了七八里地,王坤英虽然浑身冒汗,心中却是欢喜,这二十斤米是自己赚的,一家人可以多吃几顿饱饭。

王坤英顺利“出手”,孃孃霞侯最高兴,说话的腔调,比平时客气了许多。

饭桌上,八岁的弟弟高兴的说:“姐姐,我也有人家要了。”

王坤英:“瞎说什么?谁家要男伢儿做小媳妇啊。”

“不是小媳妇,孃孃说送我去庙里做和尚。”

“做和尚?”王坤英拿疑问的眼神看奶奶与孃孃。

“做和尚怎么了?总比蹲在家里没得吃好吧?做和尚可以管三顿饱饭,还不用下地干活,这种好事到哪里找。”孃孃撇嘴。

王坤英:“勇侯,你懂吗,做了和尚,以后长大了不能讨老婆的?”

勇侯不是完全明白,但是姐姐说不好,肯定就是不好:“我不要做和尚了,不做。”

王坤英:“四宝去做和尚吗?四宝怎么不去?”

霞侯重重地拍桌子:“喊什么魂,家里没有那么多米,要怪就怪你们不争气的化生父,明天就送勇侯。”

勇侯与小妹子一起哭,老太太今后要靠女儿养,就算送的是亲孙子,也抵不住女儿的强势,没有了大人的回护,十二岁的王坤英也无力跟野蛮的孃孃抗争。

月上树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