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洪范九畴 128(2 / 2)

箕子即使国故,也不愿意提及故国的坏话。

武王此时也后知后觉,自己太想求教志国之道,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对故国之臣的心理创伤,不禁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歉意,恭敬改口转移话题问道:

“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黎民尚需休养生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问先生,周朝应如何顺应天命,治理国家不至于重蹈覆辙?”

箕子闻听此言,终于微微颔首,面色也柔和下来:“善,武王以黎民百姓为本,若能保此慈悲济世之心,老夫尚可为武王讲解一些浅薄道理。”

于是箕子开始讲述夏禹传下的《洪范九畴》。

而望着屏幕中的这一幕,许多观众也不禁想起了在历史当中,或许这种对话已经发生了许多次。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固知一死生为虚妄,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其兴也勃矣,其亡也忽矣!我现在才知道那句话的意思,古人其实根本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愚钝,都是一样的人,思考的问题又哪会有什么太大区别呢?使我们把自己看的太高了。】

【我突然想起在战国某个墓中,发现了一块砖头,砖头上的信息是“我张三和李四在这里值班很无聊,所以在砖上刻下这句话,后世的人们,你们好啊!”妈的当时我看到这一句劲儿der一下就上来了!你们知道那种穿越时空对话的感觉吗?】

而此刻望着屏幕中自己与箕子当年对话的场景,周武王眼神中也开始泛起追忆。

“那一刻,我听箕子讲解《洪范九畴》越听越是入迷,大道浩渺,其中涉及天地大道,阴阳平衡,五行生克,万物生杀之理,似与我父《周易》之理相辅相成,不觉竟听到日落西山,月攀扶摇之时。”

随着武王的言语,卷轴中的夜色也渐渐泛起一道凉意。

月色如钩,两人相对而坐。

良久,武王肃穆起身,对箕子庄重行弟子礼,语气感慨道:“先生之言,令我茅塞顿开。在下若能得先生相助,治理国事,必将事半功倍!”

箕子却轻轻摇头,望着天边月轮,眼神中只有对命运的惘然和释然:“武王,我曾对微子言,‘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故我不愿成为新王朝的臣仆,请让我就此归隐山林吧!”

“大道的种子已传道于您,相信您可以以商为戒,给苍生黎民一个人人可以自得其乐的太平乐土。”

武王此时望着这位老者,亦是胸中风雷激荡!

箕子虽是前朝旧臣,但气度超凡,在他的眼里,家国天下,苦的都是老百姓,正是因为这种悲悯的态度,他才愿意传授自己五行之道!

而此刻许多观众看到这一幕,也不知不觉扪心自问起来。

“自己若是处在箕子的位置上,是否有此气度?即使被别人所打压,依然不忘旧恩,留情于心?”

也许有的人看来古人许多行为十分迂腐,甚至是愚蠢。

但我们历史上正是因为有许多这样不聪明的人,才能让我们在看史书的时候,觉得历史不那么沉重,古人也有那么可爱。

这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