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尔曹身与名俱灭 116(2 / 2)

评论的这一番位于更高层面的言语让许多二极管观众也开始冷静下来,似乎不读历史,很多事情靠自己一拍脑袋的一厢情愿,的确会导致历史向着更低的区域跌落。

而此时的屏幕中,武王听到此处还是蹙眉问出了一个问题。

“春秋五霸是什么?”

尊王攮夷之说虽出自春秋,但王霸义利早有争论。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文王曰:“善!”对曰:“宿善不祥。是日也,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说苑·政理》

王者之国,使民富;

霸者之国,使士富;

仅存之国,使大夫富;

无道之国,使国家富。

听到这个充满肃杀之气的文字,武王大致也对后世风气有了一些猜测。

他眉宇间凝聚着疑惑,目光如同探寻未知的利剑,直指殷阳。

殷阳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真实的历史。

自己接下来对二位先王所说的,是尚未发生的八百年后的未来。

而对屏幕外天下人述说的,是已成事实的两千七百九十四年前的过去。

是寥寥几句就包含了万千生灵的悲欢离合,又超脱了个人情感的一种。

很伟大的东西。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周朝后期承平日久,公退私进,天子弱诸侯强,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需求,人间私欲横行,诸侯之间不再以兄弟相称,互相指责对方无道,大国争霸,小国自保,列国伐交频频,无论兴亡,百姓皆苦!”

“规矩在建立的同时,就给违反规矩的人创造了巨大利益。”

“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期,五位诸侯国的君主,他们在各自的时代里,因实力强大或德行卓越,被尊为霸主,领导诸侯维护一方秩序。”

殷阳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青铜锈迹的沧桑。

“他们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和秦穆公。”

“这五位霸主,各有其治国的理念和手段,他们的崛起与衰落,见证了春秋时代的风云变幻。”

周武王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的心中虽然对这些霸主的事迹感到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子孙命运的关切。

“那么,这些霸主,他们治下的邦国,最终如何?”

周武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殷阳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春秋之后,是战国时代,七雄争霸,最终由秦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与战乱。然而,秦朝的统治并不长久,汉朝继而兴起,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又加以改革,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周武王和周文王聆听着殷阳的叙述,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