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遇文王,施礼乐 112(1 / 2)

此刻,不仅仅是台下的观众,更有无数网友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纷纷开始思考,自己是否也应该多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思想了?

毕竟处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时代中,许多人的知识结构都来源于学校,而学校里除了语文和历史,基本与国外的知识架构没有太大区别。

这也造成了现代人如果在毕业后不自己主动阅读,其实与外国人思维上没有区别,如今越来越多人已经开始迷茫自己的存在意义。

地球历史上,只有中国人才有绵延八千年不断的脉络,如果不找到自己血脉的根源,就算学得再多知识,也不过是断掉丝线的风筝,终究会如国外许多人一样,要么成为虚无主义者,要么成为宗教的信奉者。

人生一世,所得无非安心二字。

所以东方人落叶归根,西方人回到上帝的怀抱。

人类在末班车的等待中,最后心愿都是想回到故乡。

社会不顾一切高速发展,卷动人类向物质看齐,生活快节奏必然导致时间紧凑精神焦虑,所以短剧、短视频、浓缩电影解说都是快餐时代下的必然产物。

而要想发现水底的美,就必须让浮动的浑水静下来。

-------------------------------------

夜晚,七点五十五。

殷阳换上了一身后背印有后天八卦的赤红汉服。

交领处绣有金丝,勾勒出云雷纹样,袖口宽阔宛如天边流云。

他站在池塘边,望着湖面中那道熟悉又陌生的火红如焰身影,心绪已经飘摇到了九天之上。

未来即是现在,过去也是未来。

与此同时,直播间此刻已经涌入了一亿多的国内观众和几千万通过境外平台翻墙进来的海外观众。

“花生米和小酒都已经准备好了!殷阳给我接着奏乐接着舞!”

“楼上的你牛逼,把殷阳当花魁了是吧?”

“殷阳小老弟,叔叔我来咯桀桀桀!”

大江南北各色观众此刻都如同看到花姑娘一般在屏幕前狂欢起来!

许多看过易天地采访后的学生甚至都翻到了教科书的古代史部分,拿起水性笔准备开始记笔记。

很多三好学生书页上的杜甫很忙已经画成了伏羲和仓颉的样子。

而有的心急的观众此刻也已经在吃过晚饭后聚集在了直播间中坐等开席。

“等等!你们看看,今天的直播间竟然还没开始播放就有画面了!”

此刻直播间的屏幕里,正在播放着一些印刷精美的古籍片段。

“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骍。——《礼记·檀弓上第三》”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尚书·洪范》”

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即使不是那么熟悉传统文化的观众,看到熟悉的这些词义依然可以大概猜到文言文的意思。

而对于国外观众,除了觉得这些屏幕上的语句排列十分优美以外,即使屏幕下方贴心地翻译成了联合国的五种官方语言,还是只能看懂这些词汇的表面意思。

“王,你们文化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到底是五种物质还是五种元素?和雅典的元素说有什么区别吗?”

孔子学院里,某位非洲同学正严肃地看着屏幕里翻译的英语,一边迷惑不解的问到身边的中国同学。

身边来支教的中国人见到歪果同学对中国文化这么感兴趣,也兴致勃勃地揽着非洲兄弟瘦弱的肩膀,轻轻拍了拍。

“学习一种思想必须先学习一种语言,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诗翻译成外文就会怪怪的,同样莎士比亚的诗翻译成中文也会很违和,因为语言是思想的土壤,也是思想的边界。”

王大锤此时也在努力的想如何将自己脑海里的概念比较准确的告诉非洲同学:“我们文化里的五行,其实既非元素,也非物质,而是五种能量流动的趋势。”

“趋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