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废除汉字的前世今生 55(1 / 2)

他主持《经纬古今》以来头一次心头这么沉重!

仿佛千斤的生铁垂吊于心头,拉扯着他的呼吸都不自然起来。

可这段历史不能忘!

山河破碎风飘絮,如果都忘了,历史就会再次成为现实!

他随后深吸一口气后,语气沉重地说道:“统计数字显示:1873年,日本小学入学率只有28%,到1907年,小学入学率达到97.3%。相形之下,中国的识字率就让人触目惊心,民国时期中国的文盲率高达80%,而在20%的非文盲人群中,又有10%至15%的人只会数百个汉字,真正有学识的人仅为5%左右。废除汉字的先辈想法认为汉字难学所以阻碍了国民获取知识的门槛,这种想法也能够理解。”

刘子华见这位后辈竟然也能知道当时经历的具体两方争端缘由,不仅点了点头面露欣喜:“不错!你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你深刻了解到了黑格尔正反合辩证法的精髓!并能全面地看待一件事情!想当年我也是经历了许多事才有所领悟,后生可畏啊!”

“不敢!小子只是后世翻书人而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也是效仿伟人罢了。”

刘子华也是直接的性子,并没有纠结此处,而是说到了亲身经历的细节。

“十月革命之后,以俄为师成为思想界的另一个主流。苏联积极推动列宁指出的“东方伟大的革命”——“新文字运动”,也就是汉字拉丁化运动,为远东地区的数十万中国工人开展扫盲运动。”

“当时前苏联希望通过文字革命建立语言意识形态,进而完成世界革命的理想。斯大林说,全世界人民最终都要实行**,所以全人类的语言文字,也要从“民族语”走向“区域语”,最终全部都用“世界语”——俄语....”

众多观众在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后,才陡然发现如果自己身处那个时代,或许也会做出和殷阳刚才说的同样决定!

人们总下意识认为自己比前人聪明,却从没想过自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见到世界的更多风景。

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而这些走过的人,我们称之为先驱。

评论里此时又出现了与第一波舆论风暴截然相反的风潮!

【的确,我代入了一下当时的环境,说实话,我都有可能认为汉字才是造成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

【不错!本来先进知识都是国外文字翻译,而且汉字的学习门槛又高,在当时真的很难快速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