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2(2 / 2)

当然,殷阳不以之为苦也。

对了!

这期的嘉宾是研究天文学的,那自己的系统既然能够投影过往,那能不能提供帮助呢?

殷阳想到此就开始在网上查起资料来。

怎样把枯燥抽象的天文学知识尽量通俗易懂地转化为观众能够接受的信息,对于殷阳的学习能力要求非常高。 所以不能耽误时间了...只争朝夕!

-------------------------------------

与此同时。

国内各长短视频网站媒体,大到央台新闻报道,小到自媒体、独立新闻up主。

举众瞩目于殷阳和他的节目。

这两天,殷阳的名字已经成为了豆音、p站、尾波、小黄书等所有爆款短视频和自媒体吸粉的流量密码。

而殷阳的标志性服装——那件淡绿的唐装也被拼夕夕卖断了货。

不仅淡绿,甚至连骚粉都被卖光了!

无论是理工科的大学生还是文史科的文青都罕见地达成了审美统一!以殷阳为偶像。

而汉字热同样随着时间发酵逐步蔓延到全球!

同样,许多海外媒体也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殷阳和《经纬古今》节目上。

p站会议室。

此刻为了经纬古今的节目,全公司成立了一个专题组,以王代序的人文历史组领衔为其提供贴身服务。

众志成城,只为打好这一场文化自信的战争。

“好家伙....殷阳这一手棋,走的是真险啊!”

陈总听完了王代序的汇报,望着电脑上刘子华的资料介绍,摸着下巴感叹道。

“陈总,你是在担心影响力的问题?”

“不错,殷阳此次选择的嘉宾和以往不同。”

“之前无论是伏羲还是仓颉,都是人们就算没有专程搜索,至少也在老一辈人口中听说过耳熟能详的圣贤。”

“但这次的刘子华,名不见经传,”

“他并非公众人物,而是我们亿万华夏人中的一位普通的学者,在如今这样的舆论环境中,那么肯定有人会质疑。”

“《经纬古今》第三期的风险极大,如果此次效果不好折戟沉沙,那么这档节目中途夭折的几率极高!”

王代序管理文史频道多年,自然知道陈总的顾虑,毕竟和陈总曾是同学,自然知道他的思考层面和自己不同。

相比交情,自然是和陈总更深,但相比节目,王代序心里莫名地想起那首《我的中国心》。

他愿意陪殷阳赌一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赢了少儿不宜,输了下海干活。

陈总此时拿起桌上一本资料递给了王代序。

“你先看看信息部截止十二点统计到的资料吧。”

“这是截至目前,我们网站开展的投票环节中观众最想看到的历史对话人物人选。”

王总监有点好奇地拿了过来。

第一页赫然在前的,就是孔子。

其次是老子。

随后是墨子、韩非等等。

排名靠前的前十位,基本都是先秦以前的各思想流派的开山祖师爷。

王总监看着看着,就下意识开启叩齿。

陈总知道王总监的小习惯,知道他也紧张了。

这方法还是他告诉老王的,而他有时都忘记了,而老王说用了这个方法嫂子都开始夸他。

“知道我们现在支持殷阳背负了多少风险吗?”

“我们是对话圣贤,何谓圣贤?”

“殷阳说的好,英雄征服世界而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征服世界却征服了自己。”

“可观众或许很难理解这句话。”此时陈总望向窗外的立交桥上川流不息的车流东逝而去。

王总监视线也随着陈总望向窗外。

他突然开口道:“这让我想起孔子对圣贤的回答,他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心怀天下苍生的人就是圣人,圣是伟大,圣人就是伟大的普通人。”

“圣贤者,天地之化身;英雄者,星宿之显化。”

他接着望向陈总,语气略带一丝激动说道:“所以我们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印象,对话民国观星者刘子华。”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观众不接受,整个节目被大家指着鼻子骂封建迷信。”

陈总沉默了几分钟,却没等到王总监的后文,他忍不住问道:“那好的结果呢?”

王总监想到了早上跟殷阳视频时殷阳说的那句话。

“所以我要以刘子华先生的事迹为锚点,撬动所有以西方思想为圭臬之人的思想钢印!这是一场战争,打的就是文化阵地战!”

“中华文化没有被人忘记。真理无分东西,经典永远会被时间所正名!”

“苍茫星海弄潮人,异国经年中国心。”

王代序下意识抬起右手,轻轻握住了自己的左胸,嘴角微微翘起:“好的结果就是,殷阳赌赢了!”

“那么所有中国人,都会见证我中华文明这条沉寂已久的巨龙它五千年思想的深邃!”

“他们会自豪于自己生活在这片古老的黄色土地上,会自豪于自己学习的方块字,会自豪于自己的祖宗对天地万物的认知不仅没有错误,反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