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象无形,小象成字 28(1 / 2)

“这?我记得上个月你还在我们面前炫耀记忆力强,连族里每个妹子的生日都记住,现在怎么怂了?是不是玩不起?”

“那能一样吗?这个月以来随着你们拓荒,未知的东西越来越多,要不你们给我表演一下怎么记?”巫师不甘示强。

仓颉沉思了一会,终于拍了拍巫师的肩膀:“我们部族越来越壮大,以前这种结绳记事的办法的确不能再继续实行。我来想办法,你们都和其他部族打过交道,要是有好的方法就提出来,大家群策群力。”

众人相视了一眼,开始回忆起其他的部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领,据我所知,前段时间从南边来了一个部族,他们用符号刻在石板或树皮上来记录信息,并且告知我们这是他们的先祖观察天地后一直传下来的方法。”一名族人眼睛一亮,一边说一边拿起树枝蘸了蘸木炭在地上画起他见到的符号。

“首领,他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东边也有部族画了很多东西来描述物品,但他说的那些我都没见过,画的跟晚上的鬼一样可怕...”

随着众人七嘴八舌,仓颉说道:“你们刚才说的符号和大概意思我记下来了,但是这种方法只能表示定义,无法表达流动的含义和细节,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我再思考一下。”

“好的大王!”

“就这样,我花了很多时间开始思考,到底要怎么创造出一个什么东西,可以直观表达我们脑海中语言中能表达的意思,又可以让其他族人迅速理解呢...”

当看到这里时,很多观众也开始自发留言起自己的想法了。

【对啊!我怎么从未想过,如果什么都没有,如何创造一个东西把记忆留住呢?】

【我试着自己尝试发明一种语言,却发现很困难,就算用数学来代替,但很多情绪化的表达又无法体现。】

【很好奇我们的文字是如何发展到我们如今使用的这个形态的,有谁可以科普一下吗?】

看到弹幕上这些讨论汉字起源的思考,陈老爷子欣慰地笑了起来。

没想到,民间这个自发设计的文化节目,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启迪了人们对习以为常的文字的思考。

要知道,大部分人都害怕自己被洗脑,但自己又不了解相关信息的。

而这个故事竟然可以带动国民的积极性,这种事,在以往往往只能通过国家强制教育才能完成啊!

更何况,强扭的瓜不甜,没有好的方式,大部分人是不喜欢学习的,这就是事实。

不,或许说的不对,应该说大部分人不喜欢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很多人聊文化、读书昏昏欲睡。但聊到打麻将、明星八卦就可以信手拈来谈笑风云!

本质上就是因为兴趣和乐趣!如果有一个好的方式能够激发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对于中华文化来说,善莫大焉!

而这个《经纬古今》节目,很明显就有这样的潜能!

屏幕里。

待到众人离去后,仓颉盯着众人留下来的符号默默沉思。

年老的仓颉此时似乎回想起那段岁月的迷茫与困惑,不禁慨叹起来。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到处寻找灵感,但我心里明白,造字岂是一朝一夕之事?文字不仅是为了给自己看,也是为了给人交流,所以我除了自己研究外,也开始观察天地。这天地万物,各有不同,但也各有所同,我模模糊糊似有所觉,但却始终像隔着一层迷雾,想说出来却又不知道怎么描述。”

殷阳也默默点头,他完全理解创造一门语言有多么艰难:“您当时所思考的层面是创世之举,创众人的思想世界。这并非简单的创造一项事物,它代表着对天地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再通过另一种方式去重现天地万物有形与无形的一切。您的压力,非常之大。”

仓颉闻言如同看到知己一般两眼一亮:“不错!所以我遍寻各族传承,希望可以借助前人的经验与灵感,来推陈出新一种更完善的符号系统,直到有一天....”

一日雨后初霁,万山流翠,仓颉决定到荒野里去探寻一番。

当他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突然发现几名族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

“东行吧!”一位族人满怀信心地指着东方,“那里有羚羊的踪迹,足够我们狩猎数日。”

“不,北上才是正途!”另一位族人挥手指向北方,“鹿群正肥美,我们应追寻它们的脚步。”

“愚不可及!”第三位族人挥舞着长矛,指向西方,“野猪就在那边,若不速战速决,待它长成,我们的粮食将遭其祸害。”

仓颉好奇地走近,他的目光在三位族人之间游移,心中充满了探究的欲望。

“你们是如何得知这三条路上分别有羚羊、鹿群和野猪的?”他问道。

“看这地上的脚印,”一位族人指着泥泞中的印记,“昨日的雨留下了它们的足迹,显然它们才刚刚经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