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伏羲,一画开天之由 6(2 / 2)

“对了!你刚才来时我就在用这个树皮记东西,可以随身携带,还没有墙上刻的那么费劲!”

伏羲边走边说,兴致勃勃地弯腰捡起地上一片树皮递给后面跟随的殷阳。

“你看这个,应该可以算是你说的道的显现了吧。”

殷阳双手恭敬接过,很轻。

仔细看去,在意识到这个眼熟的图案是什么以后,殷阳的手忍不住一抖。

好重!

上面是一个类似后世两仪图的图案,不同之处在于阴阳鱼的鱼头比后世小了很多,中间的鱼嘴也不是一个圆,而是一片类似叶子的图案。

这,就是后世中华璀璨的思想源头吗?

伏羲看到殷阳的表情就像遇到了识货的同道中人一样兴奋:“这天地的规律,太奇妙了!”

“请教先生,此图是如何得出的?”

“这个图,是我观察,归纳,总结、实践出来的天地规律。”

伏羲把一根石矛插到地上,接着指向旁边的篝火:“假设那个就是太阳。我每天就会在太阳在天空最高的时候观察矛的影长。”

“我中午观察影长,就把每天最长时候的影长用石头做长度标记。晚上回去就看着你说的北斗七星的方向,观察了几年!说来真辛苦妹妹女娲和其他同胞了!我为了这个发现,自然没法再抽空去找食物,而族人们也默默支持我,还经常和我探讨他们的发现!”

“我们发现,当一年中万物凋零之时,会有一天中午的影长最长,我认为这天是冬天的顶点,称为冬至,过了这天以后,影长会逐渐变短。而一年中万物蕃秀时,会有一天中午没有影长!这一天最热,我认为这天是夏天的顶点,称为夏至,过了这天以后,影长会逐渐变长。”

伏羲指着影子,对着蹲下观察的殷阳详细解释道:“我把长矛下影子覆盖的区域标记后,接着又发现一年中有两个时间是影长完全相同的,而且这两天感觉白天和晚上一样长,此时的天气不冷不热,我就分别命名为春分和秋分。”

“从前部族由于没有经验,经常没法提前准备,很多族人冻饿而死,几近灭族!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提前做好避寒、种地、捕猎的准备,就像下雨前提前知道避雨,事实证明我发现的规律的确避免了族人覆灭的灾难,如今人丁相比以前已兴旺许多!”说到这,伏羲语气带有一丝轻松和自豪!

殷阳此时听得心潮起伏不定!

这就是上古传说中的,伏羲一划开天!

他为人族开天!从此混沌始开,清灵上升为天,浑浊下降为地!

从此,华夏民族在这天地间开始了生生不息的传承!

而他的情绪同样通过系统的字幕特效传达到了屏幕外的各位观众身上!

那是一句陆放翁对人皇功绩的赞叹!

“无端凿破乾坤密, 始自羲皇一划时!”

返回